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李揚:應高度警惕通貨緊縮 人民幣不會大幅升值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7日 08:20 新華網

  來源:中國證券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所長李揚昨日表示,由于儲蓄大于投資,國內資金過剩成為長期現象,國內物價總水平不可能長期上升,通貨膨脹不可能成為中國的主要危險,反而應當高度警惕通貨緊縮問題。

  他還表示,貨幣供應可能實現全年增長15%的目標,但是由于存貸款差額增大,市場上流動性過剩的狀況可能進一步惡化,利率水平不可能上行。由于中美利差擴大,盡管依然存在壓力,人民幣匯率不可能有較大幅度的升值。

  在金融所舉辦的“金融論壇”上,李揚對當前經濟與金融形勢進行深入的分析。他表示,M2的高增長很可能意味著經濟緊縮,儲蓄與投資的關系是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基本問題。而在解讀“十一五”規劃時,他認為利率市場化是當前重要的任務,但這需要資金離開銀行體系即“脫媒”后才能完成。

  M2高增長或意味經濟緊縮

  李揚說,上個月廣義貨幣供應量M2的增長達到17.9%,這其實是經濟緊縮的跡象。在我國,貨幣供應量的快速增長可能意味著經濟緊縮而非通脹。這是因為,存款是貨幣供應量的主要部分,當儲蓄持續快速上升的時候,消費和投資行為有可能同時減少,從而在經濟體中產生緊縮行為。

  另外,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狹義貨幣供應量M1的差距逐漸擴大,即M1/M2的下降,意味著貨幣結構的流動性也在下降,也是經濟緊縮的表現。通俗的說,這表明不用的錢多了,用于投資的資金少了,這正是經濟緊縮的表現。

  不會進入“加息周期”

  李揚在判斷當前的經濟形勢時表示,經濟增長仍保持著較好的勢頭,不會大起大落,但是增長率下降的趨勢已經開始顯現。他認為,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長期問題是儲蓄與投資的關系。從理論上說,問題不在于投資率的高低,而在于投資能否得到有效的國內儲蓄予以支持。在我國,目前的人口結構決定了儲蓄大于投資是個中長期現象。

  李揚說,儲蓄大于投資使得國內資金過剩成為長期現象,國內物價總水平不可能長期上升,通貨膨脹不可能成為中國的主要危險,反而應當高度警惕通貨緊縮問題。而國內儲蓄大于投資,就需要通過長期的貿易順差來平衡國內需求不足,對應的就是

外匯儲備的迅速增加。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大力增加國內需求,但這是長期的任務,不能在短期內迅速啟動;另外就應當保持一定水平的投資,因為投資最終會轉化為消費。

  利率市場化需要資金“脫媒”

  李揚說,

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后,利率市場化成為我們目前非常重要的任務,這是因為人民幣對外價格是匯率,對內價格就是利率,這兩者水平一致的前提是機制一致,因此兩者的改革是相輔相成的。

  但李揚也認為,從國內情況來看,利率市場化恐怕要有些時間,因為如果資金都集中在銀行,利率是不可能市場化的。只有資金在市場中的份額足夠大的時候,銀行體系內部也要進行調整,利率市場化改革才能最終完成。所以,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基本途徑就是“脫媒”,即資金離開銀行的媒介。這就需要增加市場化融資渠道,如發展短期融資券、企業債券以及非存、貸款類金融創新。可能的話,還應該調整準備金(超額準備金、法定準備金)利率,使得真正的市場利率水平能夠凸顯出來。

  在完善匯率市場化改革方面,李揚提出,應該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大力發展外匯市場,擴大即期外匯市場交易主體、增加外匯市場詢價交易方式、開辦銀行間遠期外匯交易、增加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的機構、增加人民幣和外幣掉期交易,以及擴大銀行間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匯率浮動幅度等等。隨著匯率風險逐漸暴露和改革的逐步深化,還會有進一步的改革措施漸次推出。

  整頓機構須防“道德風險”

  在解讀“十一五”規劃時,李揚還特別提出,整頓有問題金融機構是當前維護金融穩定,從而維護經濟穩定的關鍵之點。當前解決有問題的金融機構的主要途徑是匯金公司,但是應當明確其法律地位及相關安排,避免

資產管理公司的缺陷。在整頓有問題的機構過程中,應當體現正向激勵原則,不能產生讓“壞”公司搖身一變就成為“好”公司的副作用,應最大限度地防范“道德風險”。建議選擇優良公司給予注資,并通過它們來并購不良公司。鑒于原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在理論上與如今的匯金同源,為完善國家處理有問題金融機構的機制,應盡快對其今后發展給出解決辦法。(記者郭鳳琳)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