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燃油稅欲出 > 正文
 

中國燃油稅10年難產亂相 交通部是最大的攔路虎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21日 10:23 《商務周刊》雜志

  燃油稅10年未能出臺的過程,很典型說明了政府部門間利益的博弈和政府協調能力的不足,中國為此付出的成本太高了

  □記者 王強 實習記者 王明明

  在經歷了無數次的燃油稅出臺波瀾后,普通民眾對此類新聞雖然幾近麻木,但稍微有
風吹草動,仍然會把那潭“湖水”攪亂。

  9月15日上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會同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交通部、農業部、建設部、商務部、海關總署、中國民航總局等16大部委,論證燃油稅改革事宜。但據《商務周刊》所知,由于各方利益難以協調,此次幾近保密狀態下召開的會議仍未就開征燃油稅達成共識。本刊就此事致電發改委能源局的一位副局長,但對于當天的會議他諱莫如深。

  10年來,一個包括利益各方及公眾都好的政策,緣何一直難以出臺。“燃油稅的10來年出臺過程很典型說明了政府部門間利益的博弈和政府協調能力的不足。為此,中國付出的時間成本太高了。”一直關注中國燃油稅的亞洲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學家彭龍運認為。

  茉織華的一筆尷尬投資

  今年“兩會”期間,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向外界透露了一個細節:燃油稅票已經印好,國家征收燃油稅的決心是堅定不移的。

  在國內,目前看到過燃油稅稅票的人并不多,李勤夫算是其中一個。但或許這位上海茉織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已經害怕聽到“燃油稅”三個字了。

  由于燃油稅遲遲不能出臺,該公司在2000年就決定的北京金融票據印刷項目直到今天仍然遙遙無期。作為特種印刷行業的B股上市企業,茉織華一直是中國

人民銀行、中國
郵政
和國家稅務總局等國家特殊部門的定點印刷企業。

  1990年代末,作為國家費改稅的一項重大措施,燃油稅被炒得火熱,種種跡象都給人的感覺是燃油稅馬上就要推行。2000年,由國家稅務總局和財政部牽頭的燃油稅改革方案完成,燃油稅改革前期籌備工作也于當年10月開始。

  在此背景下,茉織華看到了自己新的業務增長點——印刷燃油稅發票。

  茉織華公司向《商務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當時根據全國汽車保有量和燃油消耗量的初步預測,燃油稅發票的年需求量約為20億份左右,總產值將達到6億元人民幣以上,而機動車的逐年增加將帶動這一市場以每年20%的速率遞增。

  經過努力,茉織華成為了國家稅務總局指定的4家定點印制燃油稅專用發票企業之一,按照區域劃分,茉織華將定點供應北京、天津等北方9個省市,預計公司燃油稅專用發票的生產量將達到全國年需求量的1/4左右。

  為此,2000年8月9日召開的茉織華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決議:投資人民幣2億元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投資建設金融票據印刷項目。

  該項目被形容得很誘人,茉織華稱,項目建成達產后,可年產燃油稅發票7.2億份,預計僅燃油稅發票一項的年產值就可以達到1.5億元。項目建設期12 個月,投資回收期4.17年。2001年2月,茉織華正式開始項目建設。按照預計,北京金融票據印刷項目應該在2002年2月建成投產,到公司2003年度報告期末,用于訂購生產設備、基建工程等的資金達到將近2340萬元,但整個項目仍止步不前。

  “公司在投資過程中不能說沒有意識到這里面的風險。”茉織華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在該項目計劃開始實施后的一個月,也就是2001 年3 月9 日,茉織華增發A 股8100 萬股,募集資金近13億元人民幣,招股說明書中明確提到了募集資金投資新項目的風險:“盡管在決定資金投向時,公司董事會已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嚴格的篩選,但如果國家宏觀經濟政策或市場情況發生較大的變化,都可能會影響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和經濟效益,比如燃油稅的延遲開征將影響北京印刷新建項目的順利實施。”

  “目前的現狀與兩年前沒什么兩樣,由于燃油稅在后來一直沒有出臺,該項目也跟著無限推遲。”茉織華公司不愿具名的那位業內人士說,“我們也想知道誰阻礙了燃油稅的出臺,總不能讓我們的投資打水漂吧。”

  艱難的燃油稅

  早在1994年,有關部門即正式提出開征燃油稅的動議。

  1997年,全國人大通過《公路法》,首次提出以“燃油附加費”替代養路費,擬從1998年1月1日起實施,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決定。

  “當時中國要進行稅費改革,人大代表們對混亂的路橋收費反映強烈,燃油稅主要考慮的是改變公路亂收費現象,并沒有考慮節能。”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說。

  1998年10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有關燃油稅的議案。同月,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審議《公路法》修正案草案,但期間,《公路法》修正案曾經兩次遭否決,燃油稅也跟著被推遲。到1999年10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才通過了《公路法》修正案,正式將“燃油附加費”改為“燃油稅”。

  此后,燃油稅的推進步伐加快。1999年11月4日,財政部稅制稅則司負責人稱,《公路法》修正案的通過為燃油稅的出臺鋪平了道路,有關燃油稅的具體方案已經上報到國務院法制局進行修改和審批,“近期將出臺”。

  國家稅務總局流轉稅司的一位內部人士在采訪中透露,1999年時,國家稅務總局負責的燃油稅開征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該年5月,總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國稅局下發341號文件,文件中明確,作為燃油稅專用發票的《燃油稅專用憑證》,將由總局統一設計、統一印制,該專用憑證分為電腦票、手寫票和定額票3種。其中定額票主要用于加油站等零售單位銷售應稅燃油量在100升以下的零售業務,生產、批發業務和銷售應稅燃油量在100升以上的零售業務則使用電腦票或手寫票。

  341號文還要求,為保證燃油稅專用憑證的合理印制,減少浪費,各地以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為單位進行該憑證使用數量的預測統計,并于1999年6月10日前將本地的需要量正式報送總局。

  2000年,燃油稅改革方案基本成型,燃油稅的推出似乎已成定局。劉桓曾參與了2000年燃油稅方案的調研和設計工作,他告訴記者,當時的設想是采取定額征收的辦法,每升征收1—1.5元的燃油稅。他認為,當時國內油價在25美元左右徘徊,國際油價也不高,出臺燃油稅很合適。

  “方案形成以后就等著出臺,所以2000年后,國務院也沒再召集我們參加大的會議了。”劉桓說。

  2001年1月4日,時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的金人慶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會上透露,燃油稅出臺工作已就緒,將在適當時候開征該稅種。當時有消息稱,2001年下半年燃油稅肯定會開征,茉織華也正是在該時上馬燃油稅稅票印刷項目。然而,國稅總局、專家和企業們都沒有想到,萬事俱備的燃油稅與他們擦肩而過。

  “燃油稅出臺之所以突然戛然而止,主要是政府決策部門一直在權衡利弊得失。”劉桓說。

  一個公開的理由是國際油價開始高漲,這影響了決策者的信心。2001年6月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基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演時曾對燃油稅下馬給出了解釋:“目前問題是油價太高,28—30美元/桶,去年還是25美元/桶。因此原定下半年實行,但現在看來要推遲。因為你改了,汽油收那么高價錢,但是到時候人家還是設關卡,要收費,怎么辦?”

  此后幾年,燃油稅似乎被束之高閣,但幾乎每年都會有權威人士出來,給冷卻的灶下添上一小把柴火。

  2002年1月,金人慶稱,“燃油稅將擇機出臺”;2003 年1月,仍在國家稅務總局局長任上的金人慶表示,出臺燃油稅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何時出臺關鍵在時機”。

  2004年3月,國家稅務總局局長已換成了謝旭人。在國務院新聞辦記者招待會上他透露,國家財政部、稅務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已經就燃油稅的問題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測算,取消養路費、開征燃油稅的工作已經進入審批程序之中,一旦時機成熟將適時開征燃油稅。

  當年5月,市場又傳出“燃油稅”將于6月份正式開始實施的消息,但結果證明不過是又一次猜測而已。

  權威部門最近的一次表態是2005年1月11日,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宣布,經過幾年的研究,我國在征收燃油稅方案上已有了初步的意見,目前需要選擇一個比較合適的時機征收燃油稅。

  3年多下來,國家稅務總局主官雖然不斷表示燃油稅將擇機出臺,但“合適的時機”卻始終沒有到來,擱置的理由仍然是“燃油稅改革方案出臺受價格因素影響,原油價格居高不下,需考慮各方面因素”。

  交通部:最大的反對者?

  一個在大多數人看來都很好的政策,為何遲遲難以出臺?

  在今年年初謝旭人表示燃油稅出臺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后,位于上海的東方證券研究所對中國燃油稅政策進行了專門研究,隨后出籠了一份名為《燃油稅政策解析》的研究報告。報告認為,油價高位時征收燃油稅,消費者并非不能接受,而且開征燃油稅是目前最有效的節油方式。

  報告因此指出,燃油稅難產,歸根到底是中央、地方各個行政部門利益難以協調的結果。現在涉及其中的部門包括交通部和地稅局。交通部、地稅局開征幾十年的養路費、車船使用費等轉成燃油稅,從此將進入國稅渠道,地稅與國稅利益矛盾非常直接。

  2005年年初,北京市路政局養路費征稽處網站上的一則消息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這則標題為《今年養路費不會‘費改稅’ 北京市開展養路費征繳情況大檢查活動》的消息稱,今年養路費肯定不會“費改稅”,北京市路政局從交通部了解到的確切信息是,養路費“費改稅”尚無實施方案,近年不會實施。

  該消息還稱,燃油稅出臺的新聞對養路費征收工作已經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欠費車輛有所增加。因此年初北京市路政局才開展了養路費征繳情況大檢查活動。

  交通部門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反應,還是緣于2005年初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的表態。

  今年1月11日謝旭人再次公開力挺燃油稅后,據說引起了各地交通征費稽查部門的注意,重慶市交通征費稽查局專門打電話咨詢國務院有關單位,得到否定答案。該局有關官員隨即透露,交通部正在加緊制定全國公路養路費征費管理辦法的修訂,不可能在這種大背景下進行“費改稅”。

  交通部門對燃油稅的出臺之所以如此敏感,是因為燃油稅當初設計時針對的就是養路費等公路收費項目,觸動了交通部門的根本利益。有意思的是,伴隨燃油稅出臺的每一次風波,輿論似乎也都把矛頭更多地指向了交通部門,交通部門被稱為“最大的攔路虎”。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桓對燃油稅改革的前前后后十分清楚。劉桓回憶,1998年前后,國務院多次召開了關于燃油稅改革的會議,國家稅務總局的支持態度很明確,但交通部卻提出了兩點顧慮,一是燃油稅出臺后如何保證今后交通建設和維護資金;二是全國的公路收費員工怎么安置。

  國家交通部公路司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官員告訴《商務周刊》,現在全國每年征收的公路養路費上千億元,燃油稅要取代的交通收費,除養路費之外,還有公路客貨運附加費、公路運輸管理費、航道養護費、水路運輸管理費、水運客附加費等。如果以這些收費的總量作為確定燃油稅稅率的依據,那么按照中國當前的燃油消費總量計算,燃油稅稅率將達到50%以上,如此高的稅率將由此引起一系列的經濟乃至社會問題。

  但采訪中一位研究財政問題的專家卻認為,這并不是問題的根本。“問題的根本在于,燃油稅出臺意味著交通部門將失去很大一塊資金管理的權限和資金使用的靈活性。”他指出,養路費等最初屬于預算外資金,除上繳中央小部分外,絕大部分屬交通部門自收自支,其經費來源比較充裕,交通部門用起來很靈活。雖然1997年左右這部分資金也納入了預算內資金,而且在財政部開設了專戶,但怎么使用還是由交通部來決定,財政部管理并不嚴格。但如果變成稅收以后,這部分資金就真正成為了預算內資金,管理就很嚴格,必須專款專用,而且必須走項目審批的過程。

  2002年初,湖北省地稅局完成了一份《開征燃油稅的正負效應研究》的課題報告,報告也指出,開征燃油稅對交通部門影響很大,一是預算內與預算外脫鉤;二是事權與財權分離,交通部門宏觀調控乏力。養路費等規費由交通主管部門直接征收,屬地方所有;燃油稅改革后,全部屬于中央收入,中央宏觀調控能力得到加強,但具有事權的交通部門沒有了財權,事權與財權分離,交通部門自主調控能力自然削弱。

  “人員安置也是一個大問題。”劉桓介紹說,1990-2000年期間,國家稅務總局和交通部進行過意向性會談,國家稅務總局答應解決12萬路橋收費員工的安置。交通部很快拿出了一份報告,但其中12萬卻變成了27萬。稅務總局隨之也拿出了一份報告,說12萬人員的安置稅務系統已經很勉強了,現在一下子多出那么多人,稅務系統肯定接受不了,整個地稅系統也才30萬人。雙方為此爭執不下。

  交通部公路司那位官員也私下認為,2000年前后燃油稅推出計劃泡湯,其實與當時需要安置27萬路橋收費人員有很大關系。這一問題如果沒有更高權威部門出面,靠交通部和稅務總局很難解決。

  但顯然,交通部門希望維持原有的利益格局。在2005年1月20日召開的全國“區域交通發展規劃研討會”上,交通部綜合規劃司司長董學博表示,收費公路政策是不能動搖的根本。他舉例說自己去年曾去美國了解為什么美國也恢復收費公路政策,令他意想不到的原因竟然是,美國的燃油稅收入已經難以支撐現有州際公路系統的維護,新建的高速公路只能靠收費公路來籌措資金。他以此為理由強調:“今后我們面臨的將是新建和維護高速公路的雙重壓力,必須繼續堅持收費公路政策。”

  更緊迫的時機和更艱難的決策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財政部的最新意見是希望在2005年年底前,將兩稅合并與燃油稅一并推出。由于兩稅合并要降低內資企業所得稅稅率,勢必導致財政減收;而開征燃油稅,即使按不增加納稅人負擔的思路,也意味著養路費及通行費等將轉變為稅收。這也符合“既不增稅也不減稅”的設想。

  但是,各種利益協調的難度和國際油價的壓力使得更高決策層更難于拍板。

  今年,國際油價曾一度突破70美元一桶。更多的專家和業內人士判斷低油價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目前的形勢很尷尬。”坐在亞洲開發銀行北京代表處的辦公室里,彭龍運坦言:“2000年的時候,大家都認為應該開征燃油稅,當時國際油價才20多美元,但決策部門還是認為油價太高,要等油價降下來,但直到今天機會一直沒有來,油價不但沒有降下來,反而越來越高。”

  批評者一直認為,高油價是決策層在燃油稅開征問題上難以下定決心的一個借口,因為燃油稅開征所涉及到的利益主體太多。

  在9月2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草案中發出警告: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國際石油公司目前在石油生產和提煉方面的投資過少,原油價格在5年內難以下降。采訪中多位專家都強調,在目前的形勢下,如果不改變舊有思路,在燃油稅開征問題上決策者將更加“騎虎難下”。

  全國政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認為,盡管燃油稅問題討論了很長時間,但一提到燃油稅,很多人只想到“費改稅”,只把它當作一種稅費征收方式的改變,而忽視了燃油稅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引導企業和消費者行為的手段,是國際上通行的通過經濟杠桿促進節能的重要政策。

  “燃油稅開征是越早越好,不能再等了。”國家發改委

能源研究所原副所長周鳳起也認為,“在目前的高油價時期,燃油稅更應該出臺,以利于節能和引導消費。”

  有批評者認為,現在的主要問題是政府內部缺乏協調與平衡。在燃油稅問題上,面對多方利益主體,靠相關利益部門自己解決矛盾是不現實的。有專家甚至建議,可以由國務院的一位副總理專門負責協調燃油稅開征中的部門利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468,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