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寧10月19日電(記者 李嘉 劉東凱)
中國—東盟博覽會正在折射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進程:去年11月初舉辦的首屆博覽會凸現了農產品“零關稅”開啟的“早期收獲”新格局,今年10月19日開幕的第二屆博覽會則成為自由貿易區降稅產品的最佳交易平臺。
云集了近2千家參展企業、6千多個推介項目和2萬多名專業采購商的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傳遞出的信息表明,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正在從“早期收獲”走向全面“升級”。
“選擇姓鄭是因為我崇拜鄭成功,取名‘自貿’則是因為我的生意在中國和東盟建設自由貿易區的過程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钡诙螀⒓又袊獤|盟博覽會的泰國客商沙恩·索薩如此解釋自己的中文名字。
“鄭自貿”所稱得到的好處,顯然來自“早期收獲”計劃。2003年10月1日,中國和泰國正式實施兩國間188個蔬菜及水果產品貿易的零關稅。這是在《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早期收獲”方案下,中國和東盟為加速取消關稅,以實現2010年建成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目標而邁出的第一大步。
中泰果蔬“零關稅”使雙邊早期收獲產品的貿易總額在2004年達到6.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77.9%。沙恩·索薩說:“從700萬元到9000萬元,短短一年時間里我的水果貿易額漲了13倍。”
“早期收獲”計劃稱為中國-東盟自貿區在貨物貿易領域的一塊“試驗田”。按照2004年1月1日正式啟動的“早期收獲”計劃,中國和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和緬甸等東盟國家開始下調農產品的關稅,到2006年約600項農產品的關稅降為零。它被東盟秘書處副秘書長馬蘇爾·阿赫馬視為“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中國和東盟都是“早期收獲”計劃的贏家。據海關總署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共進口“早期收獲”農產品4.66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2%。
今年7月,中國和東盟對原產于對方的約7000個產品相互給予優惠關稅待遇,以自由貿易區的稅率實現彼此貨物的通關,雙方大部分產品的關稅將于2010年降為零。這標志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進入全面實質性的實施階段。
《貨物貿易協議》大大降低了中國與東盟“貿易門檻”,這使19日開幕的第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成為自由貿易區降稅商品的重要交易平臺。在本屆博覽會上,農產品的“一枝獨秀”變成了機械設備、電子電器、五金建材等多種商品的“百花齊放”。
2005年,雙方有關自由貿易區談判的重點轉入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這讓政要和商家對明年的第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充滿了新的期待。
目前,中國和東盟國家在貿易、投資與技術合作的發展速度可以用“一日千里”來形容,而在金融、旅游、物流等服務貿易領域的合作也正駛入全面提速的“快車道”,成為國際貿易中并駕齊驅的“兩駕馬車”。去年以來,馬來西亞金獅集團、新加坡大食代、榮寶華(新加坡)控股有限公司等世界知名商貿企業紛紛進駐南寧尋找中國—東盟博覽會引發的商機。
中國-東盟聯合專家組說:“由于市場風險與不穩定性降低,不但中國與東盟企業會在形成一體化的市場上進行投資,美國、歐洲企業也會迫不及待進入亞洲市場,從而對一體化市場形成更多的投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