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十一五”將帶來哪些實惠 百姓生活將有六變化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9日 16:12 審計署網站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19日電(記者 賀勁松、趙承、張旭東)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從全會公報透出的信息看,“十一五”規劃是為后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規劃,是一個關注民生的規劃。在未來五年,國家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普通百姓生活至少有六個方面的變化

  從發展到科學發展,更多更普遍地惠及普通百姓

  發展的目的是造福百姓。公報提出,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特別強調“推動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終是中國的中心任務”,這將使發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改革開放27年來,百姓生活發生的變化有目共睹。但不容忽視的是,一些地方發展模式存在問題,出現了一系列新的社會矛盾。在這些地方,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以及體制弊端,不但沒有增加人民福利,反而損害了百姓的利益。

  在一些地方的城鎮化過程中,不規范的征地和拆遷,引發了諸多矛盾。一些企業片面追求發展速度,屢屢造成污染事故,危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教育和醫療體制中存在的問題,讓城鄉居民背負越來越沉重的支出包袱。機會的不平等,成為收入差距擴大的重要原因。諸如此類問題,背離了科學發展的軌道和發展的根本目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地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成功地解決“如何發展”、“發展為了什么”的問題。

  科學發展,就要調整經濟結構;科學發展,就要轉變增長方式,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讓群眾獲得更多的回報;科學發展,就要改革體制弊端,推進壟斷行業、分配領域等關鍵領域的改革,在激發社會活力的同時,逐步消解收入分配差距的矛盾;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就必須把事關百姓利益的就業、社會保障等問題擺到更加突出位置,積極加以解決。

  科學發展,以人為本。在五中全會提出的“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直接涉及百姓生活的很多,如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持續增加城鎮就業崗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減少貧困人口;普遍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基本穩定價格總水平,較大改善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推動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改善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構建和諧社會等,這些目標的逐步實現,將使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很大提高。

  專家們指出,由“發展”到“科學發展”,就是要消除發展中的不科學因素,端正發展目的,從單純經濟增長轉向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十一五”時期既是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時期。隨著社會結構的快速變動,各種社會問題和矛盾會不斷增多并趨于復雜化。在這種背景下,落實科學發展觀,讓發展成果更多更普遍地惠及百姓意義非同尋常。

  從先富到共同富裕,讓中國每一個角落都富起來

  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召開前,許多網民談到對“十一五”的期盼時,均希望國家在解決兩極分化、縮小貧富差距上有重大突破。

  近年來,我國東、中、西部人均GDP之間的差距仍在拉大,從1999年的2.49比1.26比1,擴大到2003年的2.61比1.25比1。

  清華大學教授胡

鞍鋼研究表明,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1995年時為2.5倍,到2003年時擴大至3.23倍,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獲得的各種轉移支付和補貼等,實際收入差距達5倍左右。

  專家認為,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容易引起部分社會成員心理失衡甚至利益沖突,而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收入分配不公,則進一步加劇兩極分化,給社會帶來很多的不穩定因素。

  五中全會公報把解決兩極分化、縮小貧富差距擺到了突出位置。“十一五”期間,政府將從調整國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國家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體系,讓公共服務惠及農民。今后政府新增財力將重點投向農村、農業和農民,而且增長幅度還會大大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舉措,也將加快這些地區追趕東部沿海地區的步伐。

  五中全會公報還提出,“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加大調節收入分配的力度”,隨著這些精神的貫徹和落實,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將得到逐步緩解。

  更多的就業崗位、更健全的保障體系

  就業是民生之本。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位置,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增加就業崗位。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勞動年齡人口增長高峰期。據中國社科院預測,2006年新增勞動年齡人口將達到峰值。今后幾年,全國城鎮每年新增勞動力1000萬人,另外還有1400萬下崗失業人員。如果經濟增長保持8%左右的速度,每年可新增800多萬就業崗位,加上補充自然減員,可以安排就業1000萬人左右,每年勞動力供求缺口仍在1400萬人左右。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長期內不會改變,而且矛盾可能更加突出。

  從2002年開始,我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取得很大成效。目前,有關部門正在抓緊調研,制定文件,把政策的穩定性、連貫性,與新時期新條件下的有效性結合起來,把許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在“十一五”延續下去,并根據形勢的變化加以完善和改進。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有關勞動保障工作的“利好”政策將陸續出臺,“十一五”期間預計將新增就業4500萬人。

  另外,五中全會提出,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和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認真解決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障問題,這些含金量很高的政策都將為普通百姓提供更為可靠的生活保障。

  看病難、看病貴,上學難、學費貴等群眾切身難題將逐步解決

  “認真研究并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認真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公報中關于解決民生問題的要求十分明確,切中時弊。

  近年來,藥品流通環節的混亂屢屢見諸報端。全國1.7萬多家藥品流通企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一些企業對醫院院長、藥房主任、臨床醫生、藥劑科科長等搞“公關”牟取暴利,并將“公關”成本轉嫁到患者身上,看病難看病貴成為群眾反應十分強烈的問題。目前,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考慮采取措施加以解決。在未來的幾年內,國家還將進一步深化

醫療體制改革和機制改革,統籌解決這類問題。

  教育體制上存在的詬病,也向來為社會各界所關注,上學難、學費貴等問題令不少家長深為頭疼。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問題更值得關注,“同樣的孩子,卻不能享受到同樣良好的教育”,與城市相比,很多農村孩子出生時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因為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等原因,不少骨干教師從農村流向城市,從內地流向沿海,從經濟不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

  五中全會在“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中提出,“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按照這樣的規劃目標,老百姓的一些切身生活難題將得到妥善解決。

  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展現社會主義新農村美好前景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五中全會公報描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前景。

  盡管這幾年農村經濟發展很快,農民也得到很多實惠,但也應該看到,農業的基礎仍然十分薄弱,農民增收的難度日益加大,農村的面貌需要進一步改善。真正實現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專家認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就要把農業發展放在整個國民經濟的整體中,把農村繁榮放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把農民增收放到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通盤考慮。

  一些專家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首先要推進工業帶動農業,城市帶動農村,更多地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其次要全面深化農村改革,通過稅費改革激發農村經濟的活力;通過深化農地產權制度改革和農村經濟組織創新等措施,引導城市資金投向農業和農村,實現農業投資主體多元化。

  另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還必須解決好農村的社保、醫保問題。農民占我國人口的大部分,只有盡量縮小城鄉生活水平差距,才能保證社會穩定。

  從“基礎地位”到“首要位置”,再到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國家財力物力的增強,在未來五年內,以工促農、以城帶鄉步伐將會加快,農民將會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環境安全、

食品安全、治安安全,百姓生活的安全度將大大提高

  瘦肉精、吊白塊、農藥殘留……在人們的飲食越來越豐富的今天,受利益驅使,在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領域中,一些企業降低標準、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等違法活動十分猖獗。劣質奶粉、毒大米……更是害人不淺。水污染、空間污染等,屢見不鮮。

  這些問題,引起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并在對“十一五”規劃的建議中有明確體現: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認真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的環境問題”……

  “強化對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等的監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我們相信,百姓生活的安全度在“十一五”期間將大大提高。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品,過上安心的日子。這是普通百姓的愿望,更是黨和政府工作的目標。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