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改革的選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9日 12:39 解放日報 | |||||||||
中國27年改革開放路,走出了令世人驚嘆的經濟增長奇跡,也留下了如何進一步兼顧公平與效率的課題。 進入2005年第10個月,我們即將揮別“十五”,邁入“十一五”的新時期。在那個將來臨的“既是黃金發展期,又是矛盾凸顯期”的新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之路,究竟怎么走得好?
昨天的“經濟學人上海圓桌會議”,縱論“十一五”:新五年承前啟后,市場化改革必須作出“五大選擇”。 破題: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 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執行院長陳憲教授作為本次圓桌會議的主持人,首先對“市場化改革的選擇”進行了破題。 他說,由于一些方面的市場化改革不那么成功,或者說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就有人對“市場化”提出了質疑。實際上,這些問題恰恰是轉型過程造成的,是發展階段中的問題。由于市場本身發育尚不健全,并且過往理解存在一些偏差,而引發問題,比如權力進入資源配置,引起市場混亂。所以,不能簡單地把臟水都潑到市場化身上。“十一五”從“計劃”到“規劃”的一字之差,說明了改革將堅持市場化方向。 某些部門也確實存在過度市場化的現象,但我們更需推敲,這些現象集中在哪里。某些領域的過度市場化現象,恰恰說明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一些擁有公共權力的部門和個人,把利用市場機制視為利用公共資源,為自身謀取利益。 再說到“改革”。陳憲認為,中國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就是改革攻堅和自主創新。一個日趨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不光需要達到經濟均衡,更要求整個社會全面的均衡協調———科學發展觀的涵義也在于此。 因此,我們的“選擇”,是謀求用改革的方式解決問題。通過改革營造整個社會的公平,特別是要更多關注農民,關注城鄉協調發展。 同濟大學中德學院胡景北教授提出,“市場化”不是工具,工具隨時可以丟掉,“市場化”應該是一種理念。改革開放27年來,“改革”二字的含義其實是不斷發展變化的。當前,需主抓政府職能轉變,讓國家機構回到應有的位置,超脫于市場的具體操作。 選擇一:必須規范發展秩序 歷經20余年改革開放,財富增長機制已經形成,這是市場經濟的一個成就,我們要給予肯定。而現在,還必須規范經濟社會發展秩序。 持上述觀點的是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石良平教授。新一屆中央政府說得最多的三條就是: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和諧社會。 之所以這么說,石良平認為有以下原因。首先是超常規的資源消耗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走到盡頭,其次是收入差距增大,再者就是政府改革。我們經常講的所謂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經濟學上的一般原則,但效率優先是要有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機會的均等。而在政府職能不清的情況下,這個前提往往就是不公平的。從目前來看,中央政府的決心很大,因為不這樣做,會引發一系列矛盾。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景氣預測研究中心主任劉松博士也持同樣觀點。經濟增長方式過于粗放,以及收入差距問題等,都是中國中長期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他特別提到“關鍵在于造成這種不公平的,不完全是市場經濟本身的原因”。 “改革必須攻堅”,石良平說。 選擇二:發展必須好省優先 “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有一句口號‘多快好省’,而其實當年的趕超情結,使得‘多快’遠遠優先于‘好省’。”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陳宏民教授說,中央的發展思路很清楚———科學發展觀。他理解,科學發展觀有三層含義,它的中心是以人為本,強調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二層是更多按經濟規律辦事,第三層則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讓人民群眾更廣泛地分享改革成果。從“五個統籌”就可以看出,現在需要先講“好省”、再講“多快”。 對多快與好省的關系,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系主任費方域教授認為,改革的大方向沒有變,科學發展觀仍然強調發展,在更多兼顧公平的同時,效率不能丟。 陳宏民認為,在發展的管理上,“十一五”強調規劃管理。以前的五年計劃,指標定得細,可操作可實現,現在沒有了一系列的具體指標,如何保證目標實現?事實證明,對計劃的實施往往趨于僵化,缺乏因地制宜和創造性的實施。在規劃的實施中,政府職能更多體現在制度建設、機制創新,保證戰略目標實施,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學家有很多事情可做。 在發展的模式上,特別強調制度創新。 發展路徑,則是塊狀輻射。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路徑,最早采用點狀,即單獨的城市;到線狀,若干個城市帶;再到面狀,分東部、中部和西部推進。從實施效果看,單純的面狀推進已經不適應目前形勢,因此“十一五”的思路調整為塊狀輻射,即發展區域經濟,推進全國統一市場建設,這樣的做法越來越被各方面看好。所以“十一五”規劃中還將包括長三角規劃、京津塘規劃等區域規劃。 選擇三:必須完善金融體系 劉松博士認為,中國20多年來的平均增長水平是個奇跡,對中國經濟的未來也比較樂觀。 因為科學發展觀將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為“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 這一核心思想的貫徹實施,以及一系列相關政策的調整,“十一五”期間,諸如增長方式問題、貧富差距問題、農村醫療問題等,相信都會逐步解決。 他現在最憂慮的是金融體系問題。這是真正的難點,不是你想解決就能解決的,需要一大批熟悉經濟和金融的人才。這個問題又涉及到監管體系問題。目前,我國外匯儲備已經接近8000億美元。外資金融機構已在中國加強布局,將對中國的金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他們產生影響的方式,可能和東南亞金融危機時不一樣,而是存款大搬家,轉向外資在中國的銀行,使中國的銀行問題顯性化。 另一個問題是:我國外貿依存度過大,已經高達75%,美國、日本是20%左右,印度、巴西是25%—30%,韓國雖然在70%左右,但總的依存規模不大。當前,我們自主創新能力較差,一旦勞動力優勢喪失,后面的產業又不能跟上,發展的前景就令人擔憂了。 選擇四:必須建設和諧新農村 改革進入了關鍵階段,不僅國內處于經濟轉軌、社會轉型時期,也面臨諸多國際壓力,如WTO后調整期,不僅工業、農業都面臨非關稅貿易壁壘,還有來自國際市場的挑戰。在此環境下,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解決“三農”問題,是改革的長期任務,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經濟與金融系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顧海英教授說,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是一項龐大而長遠的系統工程。在這項工程中,主要執政理念是建立公平的利益制度;首要條件是提高農民收入。如何提高?一是農村經濟要發展,農產品效益要提高,二是農業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研發并保護自主知識產權;此外,還要通過財政手段、城鄉統籌來提高農民收入。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的基本條件是農村生活環境要改善,具體內容包括醫療衛生、教育、公益、社會事業、農民總體素質等等。她說,和諧的本質特征是農村的全面進步,和諧不僅是經濟的,應該是方方面面的。 選擇五:必須強化現代服務業 上海制造業的“雙優勢”效應正在減弱。這個“雙優勢”,就是指原來制造業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后發優勢,以及在全國經濟中的先發優勢。這種“雙優勢”是13年來上海經濟12.4%以上平均增長速度的重要推動力。上海如果要進一步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出路之一必須是盡快強化上,F代服務業的“雙優勢”,“而且,上海已經具備了服務業集聚的環境條件和人力資本條件”,劉松博士充滿信心。 本報記者 鄭紅 馬海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