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企業緣何冷相對自貿區降稅熱商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7日 10:07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新華社記者 李嘉 李倩 車曉蕙 企業“冷”對“熱”商機 今年7月《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貨物貿易協議“降稅計劃”》正式實施后,貿易區內7000多種商品陸續降低關稅,給我國外貿企業帶來很多商機,但到目前為止多數企業對這種
云南省社科院東南亞研究所所長朱振明認為,這個“降稅計劃”對我國企業實現出口多元化,降低進口東盟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設備的成本,吸引東盟投資,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向東盟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有重大意義。 然而,面對如此良機,不少外貿企業卻并沒有制定相應方案和計劃。記者在云南、廣西、廣東等省區采訪時發現,目前,一些企業的發展難以適應中國和東盟戰略伙伴關系發展的要求。 三大因素降低企業熱情 首先,大多數外貿企業基礎薄弱、規模小、資金少,缺乏競爭力。目前,云南省向東盟國家出口的農產品,80%以上是初級產品、普通商品和傳統產品,加工制成品、緊俏商品和創新產品少。 廣東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說,除了加工貿易商品以外,廣東出口到東盟的紡織服裝、鞋類等傳統產品大多為貼牌商品。此外,廣東“走出去”投資的企業規模小,平均投資規模為140萬美元,且這些企業多是貿易型企業,生產型企業極少。 第二,一些外貿企業缺乏大局觀,同類產品形成惡性競爭。不法企業甚至將假冒偽劣產品出口到東盟市場。 記者采訪了解到,現在,我國不少省區在經濟發展水平和出口結構方面極為相似,向東盟國家主要出口產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品領域,因此相互競爭在所難免。 “適度的競爭是需要的,但更應協調統一,整合優化各種資源,F在,我們面臨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發達國家跨國集團”,梁耀文說。一些東盟國家消費者對中國商品質量差的印象還沒有消除,如越南、柬埔寨等國消費者寧愿購買歐美二手摩托車,也不愿買中國新車,這對中國產品和企業非常不利。 第三,缺乏開拓東盟市場的優秀人才。許多“進軍”東盟的企業為何終究放棄想法,一些企業的負責人反映,對各國出臺的政策、相關規則、市場不了解就無法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如果貿然、盲目投資,只會失敗。 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中方理事許寧寧說,盡管我國各地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也在積極培養東盟人才,但既懂東盟各國語言、又熟悉國際貿易規則、現代營銷知識和技能及專業知識的人實在是鳳毛麟角,滿足不了外貿企業的需求。 (據新華社南寧10月16日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