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十一五規劃的區域著力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2日 18:10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周揚 上海報道 “全盤規劃的執行必須要有地方的著力點,‘十一五’總體規劃中的區域規劃部分便承擔了這個職能。”一位參與長三角區域規劃制定的專家評價說。
10月8日開幕的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主要議題之一是研究和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至截稿時止,關于《建議》的審議內容尚未公開。不過9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已基本廓清了該建議的重點領域。 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必須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形成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聯系200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可以看出,以區域經濟發展為重心的區域規劃如何與國家產業政策和產業布局、與可持續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對接協調將是“十一五”規劃中最引人注目的問題。 長三角京津冀率先規劃 2004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由地區司牽頭,部署開展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區域規劃工作,藉此一方面促進這兩個區域跨省區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重大問題的解決;另一方面,為區域規劃編制工作的全面展開積累經驗。長三角與京津冀的區域規劃工作的草案隨后草擬完畢。 2004年11月10日及12日,國家發改委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了兩地區的規劃座談會,標志著區域規劃的正式啟動。(詳見本報2005年3月28日《十五市發改委第三次聚首:長三角區域規劃再探》)。 京西座談會確立的區域規劃的基本規劃期為2006—2010年,展望到2015年,對重大問題展望20年或更長遠;著重開展綜合交通、能源、水資源綜合治理、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城鎮體系規劃、產業布局和人力資源開發等八個專題研究。 按照進度,從2004年11月到2005年8月為前期研究階段,今年9月正式啟動規劃編制工作,2006年4月完成并報批。但國家發改委一位權威人士稱,前期研究報告的出爐可能要延后,因為今年上半年長三角經濟增長趨緩,相關指標有一定回落,這些都將在研究報告中有所反映,而最終的區域規劃要與“十一五”總體規劃相銜接。 根據工作方案,國家發改委成立了長江三角洲地區和京津冀都市圈區域規劃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成立了綜合研究組、專題研究組和地方研究組。同時還確定了一批專家咨詢組成員,全程參與規劃的前期調研和編制工作。 據記者了解,一南一北兩所——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以及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是專家咨詢組的核心力量。在規劃編制方法及空間布局方面的研究均有不同程度的創新。 中科院南京地理所一位專家告訴記者,“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將充分考慮各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統籌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城市格局和基礎設施建設。”這是國家“十一五”規劃體制改革試點的要求,也是區域規劃編制的創新方向。 上述專家透露,目前專家咨詢組基本達成的共識是,對不同區域進行功能區的劃分并落實相應的規劃最為必要。功能區的劃分方式不一而足,一般的方式是分為五個功能區:一是調整優化區域。優化區域指那些經濟開發密度較大,資源環境壓力日益突出的區域,如珠三角、長三角等部分地區。二是優先開發區域。對于那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開發密度不大的地區,實行優先重點開發,引導人口、要素和產業合理集聚,形成新的產業和城鎮密集帶。三是潛在開發區域。對于那些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但近中期尚不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的區域,重點是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資源和環境保護,合理控制經濟開發強度。四是生態脆弱區域。應按照保護優先、適度開發的原則,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鼓勵生態性移民等。五是自然保護區域(或禁止開發區域)。 “這些功能區的劃分可以體現在長三角、京津冀內部,同樣,從全國范圍來說,也應當有通盤的考慮和功能劃分。”該專家說。 專題規劃是此次區域規劃的重點內容,國家發改委地區司、規劃司、農經司、能源局、交通司等10個司局就各自承擔的專題工作制定了詳細工作方案和研究大綱。記者從國家發改委獲悉,長三角與京津冀地區的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及沿海港口建設規劃的草案已經完成,能源局牽頭的能源專題規劃編制也已啟動。 四地區互動協調 長三角與京津冀的規劃僅僅是區域規劃的試點,全國其他區域與東部地區怎樣統籌發展?這些將如何在“十一五”規劃中體現? 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2003年“十一五”規劃編制準備電視電話會議上曾表示,中國要促進地區間協調發展,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就必須強化區域規劃。 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在今年兩會期間最終得以確立,四大地區的劃分和各有側重的發展思路將延續到“十一五”期間,四大板塊如何分工、怎樣協調,這是人們最希望在“十一五”規劃中看到的。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辦公室綜合規劃組組長杜平以西部為例,向本報記者闡述了各地區“互動協調”的方式。 杜平舉例說,中央在西部投入了4600億的建設資金,許多設備、工程技術人員都來自中東部地區的企業,有些工程本身就直接在中部地區開工建設,如渝懷鐵路、西氣東輸、退耕還林等工程;西部地區產出的一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以及農牧副產品又由于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而增加了輸往東部或者中部地區的份額,緩解了這些地區的供需矛盾。 同時,東部地區也通過開展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為企業到西部開拓新市場,為一些資本找到了新的投資空間。西部大開發,中央除了增加建設資金外,也支持了約5000億的各類轉移和財政補助資金,它們均以不同的轉換形式最終增加了西部地區廣大城鄉居民的實際購買力,而對東部和中部地區生產的一些商品的需求量也隨之擴大了。 杜平認為,從產業的空間轉移和資本的流動規律來看,隨著西部地區投資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東部地區資本報酬率相對下降,許多東部的企業家和閑置資金就會感覺要做一個空間的轉換或者轉移。 事實上由東部向中西部及東北的產業轉移和資金流動已經有了明顯的跡象,因此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如何確立好四大塊的功能劃分、如何引導這種轉移和流動是很關鍵的問題。 “區域規劃雖然重要,但不能把目光局限在一個區域,站在全國的角度整體安排區域協調的規劃才至關重要,否則‘十一五’總體規劃只能是眾多區域規劃的拼盤而已。”一位參與京津冀規劃研究的專家說,要在市場配置資源的前提下,“通過規劃而不是計劃來打通區域間的壁壘”。 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密切注視各區域之間的互動跡象,一位發改委權威人士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四大區域代表國家的核心競爭力,沿海的成長力是很重要的,但中西部地區也有城市群和核心區,國家下一步要把這部分發展起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現在我們通過監測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對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