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起來的低調富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12日 02:35 第一財經日報 | |||||||||
編者按 這是怎樣的一個金礦? 產品自然特性(如不可再生性)衍生的市場魅力無比性感,誘惑著資本之手的癡情探入;另一方面,產業的社會特性(如對國家主體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以及國有企業主導的產 這種小心一方面由于其產業空間的狹隘,也緣于產業灰色地帶的客觀存在。這些灰色地帶直接催生了諸多進入壁壘和管制雷區,影響了民營資本的深入和擴張。問題是:兩者何為因,何為果? 本報記者 王佑 發自上海 胡潤的聰明之處在于,他時刻有新的花樣刺激人們的感官神經,今年的能源榜就是佐證。 “全世界唯一不缺市場的,就是能源。”這句話傅成玉經常掛在嘴邊。在世界各地,“能源”除了予這個工業年代以動力之外,也給財富探索者帶來了豐沛的財富夢想。 富豪在哪? 在俄羅斯,首富一席幾乎成了類似阿布拉莫維奇等能源巨子們爭相坐莊的出牌游戲。而在國內,中石化、中石油、國家電力和中海油這些與任何一個世界級巨鱷皆可比肩的公司,似乎也就是中國能源的代名詞。 而我國的私營能源“名流”,數年來則都零星地藏匿于富豪榜單深處。類似沈家桑、王玉鎖等,相比陳天橋、黃光裕等,不查查榜單都無法猜出其身家出處。耳熟能詳的魯冠球、孫廣信、徐明之類,即便在能源產業里有所舉動,其個人標簽依然被貼在了諸如房地產或是足球等曾經吸引眼球的地方。 與俄羅斯經濟體制轉型賦予的偶然機會不同,我國能源產業版圖中,國有資本占有主導地位,國字號的大旗下,所謂能源巨富們的身影一直隱匿在后,悶聲行走——這也是他們更加熱衷的安全創富方式。 這個暗藏的領域里,小到一根電線,大到石油鉆井平臺,都可能意味著滾利的搖錢樹。 一旦私人資本以合資或者合作形式進入國有企業的子公司陣營,甚至將這類“秦晉之好”升格為數十年的“鉆石婚姻”,那么財富的疊加,就有可能細水長流。就像江浙地區的大部分加油站。雖然豎立著“中石油”或者“中石化”的招牌,但擁有20到30家加油站的業主僅僅就是一個人。他們與國有石油公司早已達成了應有的默契。 同時,曾經一大批在央企保護傘之下的產業,也因掛上“非主業”的招牌,而換成了私人抬眼可見的財富。國內一部分油庫的持有人,已經從國產自由之身。 不過,這些財富的掌握者們,不會如陳天橋和李彥宏那樣高調和惹人注目,也不會將自己的財富公然放在睽睽之下,反而會謹小慎微地將它抱在懷里,存著錢、買著債券甚至基金,游離公眾視線之外。 甚至,深山簡易棚里坐著的“普通人”、戴著頭盔出入礦井的黝黑“工人”、在油井邊長年累月蹲守的老者,都有可能是讓我們大吃一驚的產業巨子。 快速賺取? 能源的日益短缺果真意味著快速創富時機的到來? 我們看到的卻是,各方資本剛剛探入緊縮能源禁地,政策之手便果斷介入進來——當地方無油之時,國家仍舊毫不留情地將一張張禁令拋向各處;輝煌一時的幾百家鋼鐵廠,被肅然顯現的《鋼鐵產業政策》拉下馬來;曾經擁有巨額資產的礦山、油井或關或轉;政府強勢手腕之下,能源秩序逐漸重整。 與此同時,“節能”二字也從宣傳口號迅疾轉為實際行動。可再生資源的潛在魅力被一次次地重點詮釋:老者何祚庥不辭辛苦地多次奔赴企業,宣稱太陽能時代的提前到來;風電技術、氫能源等各類眼花繚亂的概念一擁而上;另類造能方式如煤轉油、生物質能等也不再是現實生活中的棄兒;風險投資、私募資本以及海外商人,在或將出現的浪潮中尋找著自己可以度量的未來財源。 但并非有了概念、有了錢,就可以笑到最后。 一方面,能源產業與一個國家的戰略與經濟存亡唇齒相依,進入門檻和管制程度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由于涉及資金巨大,成本的考量也變得十分重要。比如“煤轉油”技術,其前期投資和后期回報倘若無法超越傳統的煉油工藝,勢必難以轉化成產業行動。 不可忽視的因素還有,國有資本絕對強勢的背景下,民營資本的議價空間相對狹隘,一旦作為合作伙伴的兩者不能在戰壕中結成同盟,后者的劣勢就會顯而易見。比如,為了向合作多年的中石化討個說法,捷美能源總經理孫天罡不得不作好的準備是“魚死網破” (捷美能源曾與中石化合建一條西部輸油管道。而由于中石化的戰略調整,該管道現已被擱置一旁,被中石化自建的管道所代替。2004年底,捷美能源以中石化違反運輸協議而將其告上法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