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任紹敏 發自上海
全國首創、為工業區發展循環經濟提供量化指標的《上海工業區循環經濟建設指南》(下稱《指南》)即將出臺。該《指南》由上海市經委會同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環保局聯合編制。
記者從上海市經委工業區管理處獲悉,由于上海各工業區的區位條件、產業特征、企業構成等各具特色,不同園區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模式也有所差異,《指南》旨在指導上海工業區循環經濟建設,使抽象的循環經濟具體化,對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工業區將區別對待。
《指南》評價體系分六大類30個分指標,分別是經濟運行指標、資源消耗指標、循環再用指標、廢棄排放指標、建設保障指標和發展潛力指標。每個大類指標下又設立了若干分指標和相應的參考值,根據與參考值的高低比較,得分從0至90分不等。
比如,經濟運行指標下設了單位土地面積產出率、單位土地面積投資密度、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率、園區銷售利潤率、園區建筑容積率等分指標,《指南》將單位土地面積產出率參考值定為每平方公里55億元,達到就是55分,超過就逐級加分,反之則減分。
《指南》還注重工業區的發展潛力,重點考核工業區科技進步對GDP的貢獻率、創新投入能力、技術研發能力、創新集成能力等方面。對工業區評價分值較高,表明該園區循環經濟建設比較成功;分值較低,可以根據評價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