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0月08日 15:0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主講人:莫萬貴 提到通貨膨脹,國內普遍只看居民價格指數,但居民價格指數是否能準確反映通貨膨脹水平呢?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是衡量居民購買并用于消費的
在計算CPI時,八大基本分類中,食品的權重約為33.6%,煙酒及用品為5%,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為4%,衣著為9%,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為11%,交通和通信為9%,居住為13.6%,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14.5%。 CPI是從購買者的角度,反映一定時期貨物和服務商品價格水平,它衡量的是生活成本的變動,與居民生活消費的關系最為密切,故歷來為公眾和政府所重視。 國外經常會使用核心CPI作為制定貨幣政策的重要參考指標。所謂核心CPI是指從CPI構成中扣除某些價格波動較大的項目(如食品和能源,或新鮮食品等)后計算得到的價格指數。由于核心CPI穩定性較好,通常被作為宏觀經濟政策制定的重要參考依據。計算核心CPI時扣除哪些項目,取決項目的波動性和權重,各國有不同的做法。美聯儲常用的核心CPI扣除了食品(權重為15%)和能源(權重為9%),日本的扣除了新鮮食品(食品的權重為25%,新鮮食品的權重為4.5%),歐央行的則扣除了未加工的食品(食品的權重為19.3%,未加工食品的權重為7.6%)和能源(權重為8.2%)。中國沒有對本國的核心CPI定義,也沒有公布類似的價格指數。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核心CPI是非常有意義的,有利于為宏觀經濟決策提供科學參考指標。 中國當前的CPI盡管能夠基本反映居民生活成本的變動,但在衡量通貨膨脹上存在以下一些缺陷:一是CPI的各大分類的權重不太合理。近年來城市居民支出大項主要是醫療、子女教育、住房消費等,這些項目的價格近年來上漲幅度較大,但由于在CPI構成中,教育、醫療、住房消費的權重過低,這些價格的上漲在CPI中未能全面地反映出來。二是CPI構成中的一些價格是受管制的,CPI并不能真實地反映通脹壓力。例如,多數公共服務品價格是受政府管制的,在當前煤電油運緊張的情況下,公共服務品價格上漲的壓力未能在CPI中體現出來。三是CPI用來衡量整體經濟活動水平具有誤導性。因為中國CPI所包涵的消費活動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大大低于國際平均水平,消費率僅為50%-60%,而且呈下降趨勢,投資和貿易占GDP的比重則高于國際平均水平。四是CPI所反映的是最終消費品價格,是整個經濟體系中最末端價格指標,是已經形成的通貨膨脹狀態,如果僅僅依據CPI的當前水平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就往往難以實現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前瞻性。因此在制定和執行宏觀調控政策時,需要更多地參考CPI的先行指標。 與CPI不同,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是一個綜合物價指數,它是名義GDP和實際GDP的比率,并且與GDP的核算范圍相對應,編制指數涉及的商品范圍最廣。GDP平減指數能較全面地反映國內產品消費和投資的價格變動,而CPI只能反映消費領域的價格的變動。GDP平減指數一般是按季度進行統計,CPI則按月進行統計。 使用GDP平減指數衡量通貨膨脹的優點在于其能夠綜合全面地反映經濟活動中物價變動情況,缺陷在于:GDP平減指數只有季度數據,不能及時反映物價變動趨勢,同時在計算時有較大的推算成分,可靠性受到影響,而且它是一個相對滯后的價格指標。 在實際經濟活動和生活中,對于如何來衡量中國的通貨膨脹水平,不同的經濟主體會使用不同的指標。一般來說,普通的公眾會關注CPI和房價,但是,實際上中國當前的CPI不能夠準確地反映公眾購買力的變化,也不能確切地衡量整體經濟的運行情況;企業會習慣地使用工業品出廠價格(Producer Price Index PPI)和原材料、燃動力購進價格,因為這些價格和它們的生產經營活動息息相關;政府則是從整體經濟活動出發,既要關心CPI、PPI、房地產價格和原材料、燃動力購進價格,也要關心GDP平減指數。 (主講人系人民銀行總行研究局研究員,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與所供職單位無關。) ·讀者論壇· 我是貴報的忠實讀者,貴報是我們處必讀的報紙。9月26日的貴報刊發的《中國當前價格形勢與未來趨勢分析》報告非常好,該報告對造成總體物價水平增幅回落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十分透徹,認為食品價格漲幅大幅回落,消費需求相對較弱與產能過剩并存,國家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效果顯現。該報告同時預測,2005年全年我國GDP增長率為9.2%,CPI增長率為2%左右,因此要高度關注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對國內價格的影響,同時也要防止價格總水平的進一步下降。該報告對我們的工作具有較大的指導意義,我們已將該報告作為重要的參考資料。 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局 曾堅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