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善哲 珠海報道
海上升明月。
農歷八月十四,珠海的情侶路靜靜地躺在月光里,海浪拍打著身軀,輕風裹挾著大海的氣味。
一如它引以為傲的情侶路,除了與海浪和海風為伴,珠海——多年來顯得如此幽寂。
如今,寂寞珠海在期待一個機遇,一個據說可以與“創辦特區相類比”的機遇——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的設立。與此前外界廣為流傳的說法不同,廣東省發改委的消息人士稱,橫琴的開發方案至今仍在斟酌完善階段,尚未上報國務院。
創辦特區,使珠海從一個小鎮成長為一座城市;橫琴島的開發,又將把珠海帶向何處?
因為開發方案遲遲未有定論,珠海惟有繼續守候命運的真相。
重新被發現的橫琴
9月10日,橫琴迎來了最為重要的一位訪客——蒞臨廣東視察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廣東省長黃華華的陪同下,首站選擇珠海,并專程前往橫琴實地考察,駐留時間據說超過一個半小時,且留下“橫琴是個寶島”的贊語。
橫琴是在區域經濟合縱連橫的時代“被發現”的。在2004年11月30日舉行的2004粵澳合作聯席會議上,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澳門特首何厚鏵商定,將在橫琴島上設立“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將原本由粵澳兩地開發改為“9+2”成員共同開發。
由此,橫琴迎來了歷史上最為激動人心的機遇,在很多人的設想中,橫琴是“泛珠”總部所在地的不二之選。至少在廣東方面看來,橫琴將是撬動珠三角西岸以至整個粵西經濟騰飛的一個強有力的支點,因此廣東全力以赴倡導橫琴開發。
最近的一次努力,是在8月24日,由廣東省政府組織了香港六大商會、澳門四大商會和廣東省內企業共100多人的代表團,登島考察。
眾多首次到此的企業家們,一方面贊嘆在香港、澳門、珠海的交匯處,居然存在一個擁有大量可開發土地的島嶼,一方面對橫琴的功能定位充滿好奇。澳門南光(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志忠認為,開發橫琴首要解決的必然是功能定位問題,一旦定位明晰,企業的投資就有了指引。
這種觀點不單在產業界,在學術界乃至政府方面都相當盛行。暨南大學張耀輝教授說:“明確橫琴的功能定位是開發橫琴的前提。”他認為,一個總面積86平方公里、可開發土地40多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島嶼,很多產業在此都能迅速發展,關鍵是選擇哪些產業上島。
在廣東省發改委委托北京中投咨詢公司所作的《關于設立泛珠三角橫琴經濟合作區的項目建議書》中,據說用了一頁的篇幅討論橫琴的功能定位,包括“各方交流的窗口”、“連接利益的紐帶”、“共享服務的平臺”。這被認為基本符合廣東設立橫琴合作區的意圖。
珠海方面,由市政協牽頭的一個課題組,從珠海的立場對《建議書》作了全面解讀,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份提供給珠海市委、市政府作決策參考的建議案。建議案稱,橫琴的功能定位直接影響中央對橫琴開發的支持力度,應該“在更高的立意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建議案所描繪的橫琴的未來圖景,顯得更為宏大:成為港澳與九省兩大經濟板塊全面對接的“接口”,兩類不同經濟體制的“轉換區”,產業效能的“放大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試驗場”。
建議案認為,橫琴的制度創新必須解決四大問題,一是確保生產要素進出橫琴的相對自由,二是確保港澳與內地產業尤其是服務業之間能夠實現有效鏈接,三是使內地經濟體制逐漸與國際接軌,四是創造一個有利于公平競爭的法制環境和文化氛圍。
這與中投公司的《建議書》有異曲同工之處,《建議書》提出使橫琴成為一個“中間過渡體”,即港珠澳三地兩方的人、財、物可自由進出橫琴,進出另外一方區域則按跨境處理。珠海政協有關人士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設想,將是邁向香港、澳門、橫琴一體化的基礎條件。
有政協課題組成員表示:“應該明確反對開發區思維。”他認為,按照傳統的操作模式,橫琴開發“很容易往開發區方向走”,橫琴可利用土地40多平方公里,與蘇州工業園200多平方公里相比微不足道,以開發區模式建設收益有限。
他也強調說:“國務院絕對不會給一個開發區特殊政策。”對于很多港澳財團而言,橫琴的區位條件與周邊地區相比,并非本質上的出類拔萃,特殊政策將是吸引資本的最大誘因。
澳門科技大學黃枝連教授曾經提出以“第三制”開發橫琴島。這個理論目前看來至少在珠海頗得人心,珠海政協副主席周本輝承認,他個人傾向于既不同于大陸體制,又區別于港澳“一國兩制”的制度開發橫琴。
有評論稱,目前的思路是把橫琴設為另外一個特區,與大陸相對隔離,島內將在稅收、經濟政策等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但質疑普遍存在,如今國內已有不少特區存在,“先行先試”的機會為什么一定屬于橫琴?
不是思路的問題而是運作的問題
在功能定位明確之后,繼而需要考慮的是橫琴島的產業規劃。
在與8月24日訪問橫琴的考察團座談時,廣東省發改委副主任張軍介紹說,橫琴未來的發展重點將是以網上交易市場樞紐和虛擬物流業務、票據業務、人民幣離岸業務為主的金融貿易業;以研究開發基地、技術服務和信息咨詢為主的工商支持服務業;以高附加值、低能耗、無污染為主的高技術產品制造業;以貿易展銷、會議及展覽、觀光旅游及娛樂服務、酒店服務為主的現代服務業。
政協《建議案》認為,橫琴應以發展現代服務業為主,發展總部經濟,“工業上島要慎之又慎”。
其中主要理由,一是在橫琴設立工業園,與珠海其他區域的工業園相比,不會有特殊的競爭優勢。而且工業上島將破壞橫琴的生態環境,影響服務業的發展。再者,服務業的土地收益將大大高于工業用地收益。
中投《建議書》則對金融產業寄予厚愛,其中一大看點,是提出在橫琴開展人民幣離岸業務。
政協課題組為此咨詢了將近10位專家學者,并為此數次前往廣州人行求教一線監管人員。令課題組不無失望的是,學者和官員對人民幣離岸業務的爭議相當激烈。
珠海支行的一位人士稱,此一提法在人行內部幾乎沒有任何爭議,因為按照我國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在國內經營人民幣離岸業務沒有可行性。
“因為我國目前的資本項目沒有放開,人民幣不能跨境自由流動,缺乏經營離岸業務的基礎條件。”該人士稱,“資金流和物流、人流不同,一旦開了一個小口子,就會全部進來,很難監管。”
在課題組調研過程中,有學者甚至提出,應該把關于人民幣離岸業務的意見及時向省里反映,以免將方案報到中央時,會因為一些“硬傷”而影響“廣東形象及橫琴項目的審批”。
中山大學港珠澳研究中心副教授袁持平則認為,“橫琴不是思路的問題,而是運作的問題。”不管是定位為離岸中心或是其他,關鍵是接下來怎么操作。
珠海支行的人士說,對橫琴來說更為現實的基礎工作,是力所能及地發展金融服務產業。政協的建議案稱,CEPA已將香港銀行和財務公司進入內地市場的資產規模降至60億美元,橫琴可在此基礎上爭取進一步降低門檻,以爭取更多港澳金融機構到橫琴設立分支機構。
而且,橫琴應當制定促進金融產業發展的產業政策、稅收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人才政策等,以營造適合金融產業發展的環境。同時,還可以把橫琴建設成為全國信用建設的先行區,加強銀行債權保護,以吸引國內的充裕資金。
擔心錯失良機
對旅游業情有獨鐘的珠海,在遍布加工制造業的珠三角城市群里,城市氣質顯得如此與眾不同。
由于早年在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雄心勃勃,珠海背負的歷史債務至今沒有完全卸除。
如今,因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和橫琴島的開發,珠海似乎看到了見證光榮的可能。
深圳和珠海,兩個特區分別坐落于珠三角的東岸和西岸。珠海和深圳的差距,恰如其分地體現了珠三角東西岸經濟發展的差距。東岸的深圳、東莞等地各項經濟指標近年來氣勢如虹,而西岸地區則較為遜色。
“橫琴開發,對于廣東省的巨大意義,在于它能夠激發珠三角西岸的經濟潛能,甚至帶動粵西的發展。”張耀輝認為,橫琴開發、港珠澳大橋的規劃以及大規模交通設施的建設,都是強烈的市場信號,將吸引珠三角、港澳地區的資本等各種要素進入珠海以及珠三角西岸。
而政協的建議案則認為,橫琴開發應該成為啟動珠三角西部大發展的契機,“把珠海做大做強,使珠海成為珠三角西部發展的龍頭,是珠三角西部開發戰略成敗的關鍵”。
據說,政協的建議案在珠海的領導層引起相當熱烈的反響。
中投《建議書》中提出的經濟利益分配方式為,應由屬地支配的財政收入(含稅費、土地出讓金等),改由9+2成員共同支配;除去橫琴開發及行政管理費用,剩余部分由9+2成員分享。
而目前橫琴開發區管委會的工作人員所擔心的問題似乎逐漸明朗:橫琴極有可能脫離珠海的管轄,交由廣東省的派出機構管理。
對于珠海而言,關鍵是要清楚橫琴開發帶給珠海的利益究竟在哪里?
“珠海不要在賣地收益等方面斤斤計較,橫琴最大的價值是能夠對珠海發揮輻射和帶動的功能。”曾擔任珠海主管工業的副市長周本輝說,很多間接的收益是無法用貨幣衡量的,比如珠海中心城市地位的確立,城市價值的提升,空間格局的改變等等。
“而珠海最擔心的情況是,由于橫琴開發不及時,或不徹底,不能開發甚至成為一個爛尾島。”張耀輝說。
這種擔心錯失良機的情緒,因港珠澳大橋的不確定而起,正在珠海蔓延。
據中山大學港珠澳研究中心鄭天祥教授介紹,港珠澳大橋最終選定的落腳點是珠海拱北而非原先預計的橫琴,對橫琴的開發帶來實質性影響,并且珠海方面必須額外支付38億元用以建設隧道。
而讓珠海擔心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橫琴開發,各方是否會認可橫琴的功能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