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應建立十大特色產業基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9日 00:00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莊琪 “西部特色產業的發展,必須堅持‘分類指導、區別對待’的原則,要適當集中力量,突出重點領域和重點區域,使其逐步走上專業化、特色化和集群化的道路,要謹防各地搞低水平重復建設。”
中國社科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最新提交給國務院西部開發辦的研究報告——《西部地區經濟結構調整和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研究》中認為,應當在西部建立十大全國性特色產業基地。 西部產業布局尚存三大問題 分析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布局現狀,該研究報告認為,主要有五個特點: 一是特色農業的專業化生產和區域化布局初步形成;二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逐步發展成為西部經濟新的增長點;三是西部地區由南到北形成我國“西電東送”的三大重要電源基地;四是成為我國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和化學工業基地;五是形成了幾大特色旅游板塊。 與此同時,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布局依然存在三個問題: 一是特色產業盲目仿效和無序競爭嚴重。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各地區競相發展有“比較優勢”的特色農業。不少特色農業項目是政府推動的,按行政地區而建,重復建設較為普遍。 二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定位雷同。多數高新區提出要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經濟技術開發區之間分工不明確,導致開發區之間的無序競爭;高新區的發展也缺乏統一規劃,土地批租面積大,開發效率低,不利于高科技產業的良性發展與合理布局。 三是旅游資源開發各自為戰,無法形成資源整合效應。長期以來,西部地區各級政府對旅游資源缺乏科學規劃,多數地區沒有對當地旅游資源進行全面系統地普查和評價,對整個旅游資源的數量、質量、種類、范圍、自然環境、開發價值、客源前景等沒有一個全面科學的統計和分析,難以為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科學布局提供可靠依據。 建立10大全國性特色產業基地 針對這些問題,該研究報告認為,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布局應當遵循六個原則:統籌區域協調發展的原則;以市場為主導的原則;要依托主要交通干線和城鎮進行布局;突出重點和區別對待的原則;強化區域與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原則。 而從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的角度看,西部地區亟須建立10大全國性特色產業基地: 一是成渝制造業帶。成渝制造業帶已經形成了以重慶為中心的重化工業組團和以成都為中心的輕紡工業組團,今后,應選擇重點進行新經濟增長點的培育,有目標地改造傳統產業,在機械電子、生物制藥、生態農業與食品加工、旅游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實現新的跨越。 二是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位于西隴海—蘭新線上的關中高新技術產業帶,發展目標是圍繞集約化農業技術、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光機電一體化和先進制造技術、生物醫藥技術等重點領域,建立一批相關的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中心,開發一批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市場容量大的戰略產品,力爭建成中國西部的“硅谷”。 三是天山北坡地區。該地區包括西隴海—蘭新經濟帶上從烏魯木齊到石河子一段。基于全疆所提供的資源基礎及烏魯木齊的經濟功能,應把烏魯木齊及其周邊地區建設成為西隴海—蘭新經濟帶向西開放的前沿產業基地,我國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的戰略儲備基地、生產供給基地和加工利用基地,以及全球旅游網絡上的一個重要節點。 四是銀川—蘭州—西寧及格爾木地區。該地區是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和呼包—包蘭—蘭青經濟帶的樞紐區。應充分發揮銀川及周邊地區豐富的水能煤炭資源優勢,在建設能源基地和高耗能產業密集地區的同時,著力搞好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農畜產品加工基地、特色農業生產基地和區域性商貿旅游業基地建設。 五是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榆林地區。該地區依托當地礦產資源和國家重點投入,在改革開放之前就已經建成了我國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業和重型制造業基地。改革開放之后,依托農副產品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特色輕紡工業體系。 六是柳州—南寧—北海—欽州—防城地區。該地區的發展目標是以新興工業起步和傳統產業改造并重,形成具有相對較高的產業結構層次和對外開放水平。 七是貴陽—遵義地區。該地區要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構造新型產業結構。首先,要充分發揮該區軍事工業的優勢,建成我國西部地區僅次子關中經濟帶和成渝經濟區的西部第三大軍工基地;其次,在水電開發和鋁、磷資源開發的基礎上,建設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原材料生產與加工工業基地;最后,將名酒、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有機結合起來,增強旅游業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 八是昆明及周邊地區。該地區是我國西南地區第二大產業集聚區,應以發展與地方優勢產業相結合的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在生物資源的加工利用和農業現代化的生產與經營方面,增強研發能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形成我國煙草和生物制品的生產中心,并在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領域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繼續提升旅游業,帶動區域經濟的綜合發展。 九是攀西—六盤水地區。攀西地區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基地,目標是聯合組建四川鋼鐵工業,建立以攀鋼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型鋼鐵企業集團;六盤水具有豐富的水能和礦產資源,發展方向是我國西南地區的能源、鋼鐵、磷化工、有色金屬等工業基地,長江上游的生態屏障。 十是西藏“一江兩河”地區。西藏“一江兩河”及其毗鄰地區已發現的礦產有37種,今后應把拉薩建成西藏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以日喀則和江孜為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和民族手工業,積極發展高原特色的民族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 九大措施加快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 為加快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該研究報告還提出了九條措施: 一、盡快制定西部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建議以國務院的名義下發《關于加快推進西部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同時,建議由國務院西部辦牽頭,聯合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國家旅游局等有關部門,共同編制《西部地區特色產業發展規劃》。 二、構建我國資源保障與支撐體系。在西部特色優勢產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對資源實行保護性開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資源環境保護,控制污染物的排放;要通過科技支撐強化對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建立具有西部特色的新型工業化模式。 三、重點建設10大特色產業基地。 四、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營造良好的軟環境。目前制約西部地區軟環境的主要因素有市場化程度、政府效率、社會信用、法律規范幾個方面,西部各省區應下大力氣清除“中梗阻”現象。 五、加大國家對西部特色產業的支持力度。國家應采取投資補貼、貼息貸款、稅收優惠、加速折舊等措施,鼓勵國內外民間資本進入西部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要利用好各種資本市場工具,籌集社會資金,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和有潛力的產品。 七、依靠體制創新和技術創新推動特色經濟發展。一是加快調整國有經濟布局,建立比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核心是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二是圍繞發展特色經濟的要求,在社會信用制度和要素市場建設、改革投融資體制、科技教育體制、就業制度等方面進行體制創新。三是適應加入WTO后的新形勢,探索涉外經濟體制方面的創新。四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八、吸引人才,服務于西部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九、加強西部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加強西部公益性、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為西部大開發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和先導性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