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慶來說,科學的發展觀首先體現在科學的大局觀。與國家的大發展同步,與國家的大目標一致,這就是大慶人在新世紀賦予“鐵人精神”的新內涵
蔣耀波
寫大慶,怎么能不提到“鐵人”王進喜的名字呢?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時刻:那還是1964年年底第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的時候,王進喜代表全國工人發言。在金碧輝煌的人民大會堂里,王進喜面對萬余名聽眾開始了講話。開始時,他多少有點拘謹,為了不講錯,他用手在講稿上比著一行一行地講。他的講話以大慶會戰為背景,以1205隊和鉆井二大隊工作為主線,重點匯報了大慶工人階級與惡劣的自然條件斗,與各種困難斗,終于取得了會戰的偉大勝利。他的講話內容充實,聽眾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人們鼓掌時,王進喜也跟著鼓掌,但是等鼓掌過后,他卻找不到自己剛才講的那一行了。他索性脫開講稿講了起來。他講得自然、生動,又有氣魄。當他在大會堂朗誦起自己的那一首短詩:“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勁大,天大的困難也不怕!”整個大會堂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場面:躍入泥漿池里,奮力揮動著雙臂。
這是一些很經典的話語:“這困難,那困難,國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難!”、“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這一切的“經典”,使王進喜成為那個時代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千千萬萬個普通老百姓心目中的英雄,那手扶剎把的英姿,至今看來依然很“酷”。這一切的“經典”,逐漸地凝聚升華成了一種“鐵人精神”。
15年前,《瞭望》雜志刊發了我寫的關于大慶的長篇專題報道,在那篇文章里,我使用了“中國精神能源”這個形象概念:
從60年代初期到現在,大慶生產的石油浩如江河,大慶創造的業績彪炳史冊。然而,更令人激動興奮的大慶,是人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創造出體現中國工人階級風貌的大慶精神,這是更寶貴的“能源”,這是一筆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更巨大的財富!
“愛國、敬業、求實、奉獻”,就是這個“精神能源”的全部成分,它先是溶進了大慶人紅色的血液里,繼而溶進了石油這個黑色的“工業血液”中,接著就源源不斷地輸入共和國強健的軀體——
民族精神的意義,首先在于牢牢扎根于人民群眾的心靈中,并見諸于人民群眾的行動上。大慶精神的意義尤為如此。
有人這樣比喻:在共和國建設的天平上,大慶是只舉足輕重的砝碼。理解這句話不難,只需在大慶開發建設史中截取三個時段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十年動亂期間,大慶人統一的“革命思想”是:這亂、那亂,唯有大慶不能亂。與其對應的“革命行動”是:始終堅持生產一天都不停,產量逐年遞增,并且幾乎就是在動亂結束那一年,原油年產量躍上了5000萬噸大關。
——改革開放20年,也是大慶油田穩產高產的20年。資料顯示,此前國外同類油田穩產期最長的也不過12年,大慶油田連續27年在5000萬噸以上的穩產高產,無疑是世界油田開發史上的新紀錄。僅僅用“紀錄”兩個字可能真的不能說明核心問題。我們還可以這樣講:高產穩產的大慶——國之幸,民之幸——中國石油工業的“半壁江山”和“中國精神能源”合成的強大驅動力,助推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講述大慶,2003年是注定要被不斷提及的一個特別的年份:
2003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按國際公認標準,我國已走出了低收入國家的行列。有評論說,這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座偉大的豐碑。這更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黨的十六大把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坐標標示出來了。
什么是新的戰略機遇期?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國際問題專家各抒己見,但在一些基本問題上還是達成了共識;對此共識,《人民日報》的評論員任仲平總結得全面而準確:這是保持快速發展難度加大的時期。這是深化改革阻力增大的時期。這是擴大開放風險更大的時期。這是資源環境制約趨緊的時期。這是維護穩定任務艱巨的時期。這是考驗民族總體素質的時期。
我認為講清楚這些理論問題的背景很重要,至少對于講清楚大慶接下來的“大動作”很重要。
當歷史進入21世紀的時候,大慶油田這個中國企業的“龍頭老大”顯示出了一種非凡氣度。2003年,大慶油田提出了“創建百年油田”的戰略目標。圍繞這個戰略目標展開的第一項戰略行動就是從2003年起,大慶油田對原油產量進行了戰略性調整,年產量首次下調到5000萬噸以下。
經測算,如果在高含水后期繼續維持大慶油田年產5000萬噸以上,不僅地面設施將無法適應,還需要大量增加新的投入,原油操作成本也將大幅度增加,從而導致效益下滑。更重要和更嚴峻的局面則是:無法保持與國家的大發展同步。
對大慶來說,科學的發展觀首先就體現在科學的大局觀。與國家的大發展同步,與國家的大目標一致,這就是大慶人在新世紀賦予“鐵人精神”的新內涵。
減下去的是當前,加上去的是長遠;減下去的是高成本下的產量,加上來的是低成本下的效益,這是大慶人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如何破解這個重大課題?大慶人早已胸有成竹——打一場“技術換資源”的大戰役。
研究大慶久了,你會出現這樣一個特殊的現象,無法把理論和實踐截然分開,就像無法把物質能源和“精神能源”截然分開一樣。
如此說來,準確的表述該是,大慶人的技術換資源的行動與理論齊頭并進,更有一支2萬多名技術人員組成的龐大的隊伍結伴而行,從而迅速創建了一個新的科技創新體系,從而迅速形成了“買不來、帶不走、拆不開、偷不去、溜不掉”的企業核心競爭力。
說到這,我倒想起了與本文主題關系不大的另外的一個啟示:當我們許許多多的企業都在追求做大、做強的時候,早已具有最大、最強資格的大慶卻在考慮如何把企業“做久、做長”——沿著國家利益的主航道航行——我愿意稱此為中國國有企業的方向。
15年后的今天,當我作為大慶市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的顧問,又一次開始寫作關于大慶的“專題報道”時,我反復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對中國的年輕人該怎樣講述大慶。
年輕的朋友覺得大慶有些陌生,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必借助教科書,其實只要在互聯網上檢索一下,當把中東、伊拉克、里海、馬六甲、歐佩克、中海油收購優尼科、中石油收購斯拉夫、泰納線等等這些關鍵詞輸入進去,顯示在你眼前的一切可能就是一個國際能源安全嚴峻形勢的新坐標。這時,不知你會不會這樣想:擁有大慶,是中國人的一件實實在在的幸福事。(此文為《不要忘記大慶》最后一部分。本文得到新華社駐大慶記者站站長劉荒的支持,作者E-mail:captain1959@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