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印差距迅速縮小 印度制造欲超中國制造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8日 01:00 中華工商時報

  本報記者 程凱

  19世紀是英國世紀,20世紀是美國世紀,21世紀是誰的世紀?這是現實主義者想要問的問題,但是誰也不能給出答案。另外一個問題相對簡單,21世紀誰是制造業的主宰,答案是中國嗎?印度人希望是印度。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05至200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與印度的差距比往年更加縮小了。中國和印度分別排在第49位與第50位,中國下降了3個位次,印度則上升5位。

  中國和印度的問題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中印兩國近年來均增長良好,不過該報告認為“中國和印度同樣受制于機構問題,如不妥善處理,國家競爭力的增長將受影響”。

  有意思的是印度正在為提高國家

競爭力而努力,其中重要一點就是發展制造業。目前占印度GDP一半以上是服務業,但服務業造就的只是一批精英富豪。印度決策者已經認識到,僅僅IT產業是不夠的,必須學習中國發展制造業,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吸納更多勞動力,才能讓更多人享受到經濟增長的好處。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印度國大黨政府最近設立了“全國制造業競爭力理事會”,而該理事會在26日公布了成立以來的第一份“印度制造業國家戰略”報告。

  該報告稱:“僅僅是為了保持目前7%的失業率水平,印度每年就需要在農業以外創造700萬至800萬個就業崗位。”未來20年內預計將有數百萬印度人離開低增長的農業領域,勞動密集型的制造業是惟一能夠實現如此多就業機會的來源。

  印度的“制造業國家戰略”報告實際上并沒有提出更多更新的觀點,限制印度制造業發展的還是老問題,其中最重要的老問題是人的問題:印度的法律對于工人實在是太“溺愛”了。

  因此,這份“印度制造業國家戰略”報告繼續呼吁,“印度要想和中國競爭全球制造業中心的地位,就必須讓企業更容易開除員工,減少無意義的檢查,改善基礎設施,并全面改革進口關稅體系”。

  印度勞工法對于企業員工的過于溺愛,破壞了勞動力市場形成,也阻礙了企業增長,抑制了海外投資。根據現有法律,在印度需要雇傭超過100名員工的公司必須獲得政府批準;公司雇傭員工時間超過3個月就必須簽訂合同。印度幾年前就希望推動“經濟特區”發展,但是放寬勞動市場的法案直到現在仍然無法獲得議會通過。

  相信印度為了提高自己的制造業競爭力,遲早會改變“溺愛”員工的做法;中國制造為了繼續提高自己的制造業競爭力,要做出怎樣的改變呢?答案可能是有趣的,印度企業需要放棄對員工的溺愛,中國企業則需要加大對員工的關愛。

  比較印度,中國企業對于員工關愛的缺乏已經產生了大問題:制造業創造的財富并沒有讓員工受惠,工資10年不漲,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企業員工得不到應有的回報,進而產生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的“民工荒”問題;企業對于員工的培訓不夠,應有的科研程度不夠,制造業陷入低層次、低價格、低利潤的怪圈;中國制造產品出口創收不夠,相反不斷產生貿易摩擦。

  一個國家的發展經濟力最終要落在企業員工身上,企業員工既是勞動者,也是創造者。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想要成為制造業的強國都要落在對員工的投入上。中國制造業是需要小步慢跑地不斷升級的,政府遲早要把企業職工的福利和培訓政策強化起來,不僅是要逼中國制造企業走一條升級之路,提高競爭能力,而且也是為了縮小貧富差距,建設

和諧社會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32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