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快遞首席經濟師:中國經濟增長突破了周期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6日 02:15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陳姍姍 發自上海 站在發布會講臺上的黃賡有著獨特的學者氣質:語氣平緩有力、手勢不多。而臺下的黃賡不僅僅是一位學者,他還是聯邦快遞的首席經濟師、《華爾街日報》經濟論壇和《商業周刊》經濟預測委員會等多家經濟顧問組織成員,2002年,他被《商業周刊》評為“最準確的經濟預測家”,同年他還榮獲了“年度經濟學家”的殊榮,成為唯一獲得該稱號的非華爾
然而同時,他還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復旦85屆畢業生。 從復旦學士到首席經濟師 1985年黃賡從復旦大學國際政治學院畢業后,遠赴太平洋彼岸的耶魯大學,開始了在美求學之旅,拿到耶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后,他又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就讀了經濟學博士學位。 畢業后,面臨未來的抉擇,黃賡沒有留在學校作研究,而是“混進”了企業。他起初就職于華爾街的一家投資理財公司,他戲謔地稱此為“謀生”所需,后來他加入了美、日多家大型工業企業和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包括伊頓公司、通用汽車、日本國際東亞發展研究中心以及沃頓商學院經濟研究所等,穿梭于知名企業和頂級研究機構。如今,黃賡又坐上了聯邦快遞這家全球航空快遞業巨頭的“前排座位”。 “作為一個經濟學家,如果能夠有這樣的一個平臺,既能夠對經濟產業進行分析,又可以對公司內部產生影響,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到了聯邦快遞,黃賡才真正感覺到了“如魚得水”。 “相對于服務業來說,制造業的周期性更強,因此,如果持續追蹤制造業,對經濟周期的預測就會更有利。當每個包裹進入聯邦快遞的遞送員手中時,相關信息也就同時進入了聯邦快遞的信息技術系統,從而開始了追蹤。而這些信息,也就成了我幫聯邦快遞作出下一步預測的有利資料積累,因此可以說,聯邦快遞為我提供了驗證經濟理論的絕佳場所。” 談起在聯邦快遞的工作,平時作風嚴謹的黃賡就興奮了起來,手勢也明顯增多了。“對一個經濟學家來說,最希望的莫過于有一個場所能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而聯邦快遞作為全球貿易的推動者,覆蓋了全球超過220個國家和地區。你可以想象,我的空間有多大。” 據黃賡介紹,他對經濟的預測不僅可以落實到聯邦快遞的宏觀策略上,還可以為聯邦快遞內部很多其他的職能部門提供政策上的咨詢和建議,如投資關系部、市場部、人力資源部,甚至人力資源部門每年在考慮給員工漲工資時都要以黃賡的經濟形勢分析為依據。 “珍惜今日” 20年內,從一名復旦大學本科生到現在全美公認的經濟預測大師,對于其間之坎坷努力黃賡諱莫如深,他并不愿總結什么“秘訣”,卻用自己一段難忘的經歷闡述了他所悟出的人生哲理。 時光如梭,距離美國“9·11”恐怖襲擊事件已經4個年頭了,世人對此事的記憶漸漸模糊,然而黃賡卻一輩子都不會忘記。2001年9月11日上午8點45分,當第一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紐約世貿中心北樓時,黃賡,正在世貿中心參加美國商業協會的會議。 “當時我親眼看到很多人從樓上跳下來,頓時感到人是多么的脆弱。”黃賡回憶道。在這次空前的災難中,黃賡幸運地死里逃生,也開始意識到,要珍惜人生中的每分每秒。 “我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盡可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少些抱怨,已經成為我人生觀的一部分,”黃賡平靜地說,“一個人只要找到自己在社會上的位置,發現自己的價值,并將其轉化成積極作用,甚至能夠改變社會,這就足夠了,追求目標的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 在黃賡的辦公室,有一幅他很喜歡的油畫,主題是“CherishToday”(珍惜今日),“重要的是努力把每一件要做的事情做好,每一天都盡量過得充實。”黃賡說,在美國,他的安排每天都是滿滿的,此番亞洲之行,他到了飛機場才有時間準備相關行程,在完成了中國東行航線的開辟后,黃賡又將奔赴日本。 中國經濟必將持續增長 本月初,聯邦快遞在業內率先開通了連接歐洲、印度、中國、日本和孟菲斯總部轉運中心的環球東行航線,而就在半年前,聯邦快遞剛剛率先開通環球西行航線。亞洲,已經被徹底納入了聯邦快遞的全球網絡,而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黃賡對亞洲經濟的判斷。 “中國乃至亞洲的增長不是周期性的,它們在全球發展中的地位必將越來越高。”黃賡肯定地說。目前,中國的制造業已經相當發達,占據了國民經濟的52%,有些已經處于國際領先地位;而每個國家的發展階段都會經歷三個過程,基礎設施建設階段、消費市場階段以及資本市場階段,很多跨國公司已經不再僅僅把中國作為供應鏈的一部分,而是將中國視為一個主要的消費增長市場。” 黃賡回憶起1985年離開家鄉時的情景感觸良多,“縱向比較的話,中國的增長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想象。雖然中國的國情十分復雜,很多結構性的東西,如國有企業、銀行、資本項目等都還處于變革及轉型之中,但中國的宏觀政策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 在美國,現在人們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平均每年國民經濟總產值9.5%的增長率是不是可持續的。而黃賡對此的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信心滿滿。“衡量經濟增長主要有勞務、資本和技術三個指標。中國在勞動力上的可持續性是毫無疑問的,勞動力結構的靈活性和低成本無人能比;而在資本上中國也不是很依賴國外投資,去年外來投資實際上只占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左右,而中國國內的存款率卻高達40%;最后在技術上,中國在技術處理和應用也已經進入了一定的可持續發展軌道。因此,中國經濟依舊會持續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