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程維發自重慶
重慶市政府近日出臺《重慶市非公有制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該市非公有制企業有望在多個領域贏得和國企同等的政策待遇。
按照《規劃》,重慶市將放寬市場準入與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相結合,切實清除對非
公有制經濟的政策歧視、體制屏蔽等不公平做法。
事實上,非公經濟目前已經成為推動重慶市經濟增長的生力軍。2004年,非公有制經濟占重慶市GDP的比重,由1997年的26.2%提高到48.9%,7年上升了22.7個百分點,2004年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更是高達70.1%。
但是,直至《規劃》發布前,重慶非公經濟依然面臨“不公”待遇。主要體現在體制性障礙未得到徹底清除,扶持政策落實不夠和服務滯后上。
為此,《規劃》提出:“必須把握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經驗與教訓、弱點與優勢,瞄準中長期發展目標,實施新的發展戰略。”
該《規劃》還用近20頁篇幅詳細闡述了如何做大做強非公經濟產業、完成非公經濟產業空間布局、鼓勵和扶持的產業等,并對近、中期重點投資項目方向與安排進行了細化。
重慶市計劃給予非公經濟“平等享受產業準入條件”,通過全面清理有關非公有制經濟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和政策規定,依法取消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不平等待遇,放寬經營范圍和管理限制、放開注冊資本限制條件。
同時,非公有制企業在市場準入、土地使用、社會保障、投融資、進出口、參與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方面,與公有制企業享有同等權利。《規劃》中多次使用了“與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平等享受投資主體待遇”等字眼。
據記者了解,重慶將出臺《重慶市貫徹中小企業促進法實施辦法》。該辦法將規范一些官方部門的行政管理行為,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干預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生產經營活動。
在實施《規劃》的基礎上,重慶計劃在2007年使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包括個體工商戶)達到65萬戶;2010年達到75萬戶;2020年達到100萬戶。GDP增加值計劃從2005年至2010年年均增長20%,2010年達到37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到56%;2020年達到180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到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