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赟
今天開始,央行《關于人民幣存貸款計結息問題的通知》將正式執行,個人和企業活期存款由按年結息改為按季結息。然而,《通知》更重要的內容———央行部分下放除活期、定期整存整取以外的人民幣存款“利息定價權”———卻被忽略,各家銀行的人民幣存貸款新規都顯示,這些存款的利率結算方式將維持不變。
根據《通知》規定,各家銀行的個人和企業人民幣存款都采用“按季結息”,存款計息方式可以在積數計息法和逐筆計息法中自行選擇。但工、農、中、建四家銀行都一致表示,會對人民幣活期存款采用積數計息法,而對定期存款采用逐筆計息法,農行還表示會將外幣活期儲蓄存款也改成積數計息法按季結息。
但對于除活期、定期存款外其他存款的利率下調權限,各家銀行都“視而不見”。《通知》還下放了除活期和定期存款外其他存款的結算方式,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定活兩便、存本取息、零存整取、整存零取等6類存款,只要不超過央行同期限檔次存款利率上限,計息、結息規則由各銀行自己把握。但四大國有銀行的人民幣存貸款結息新規都顯示,這些存款種類的計結息規則維持原狀。
目前四大行人民幣存貸款唯一的差異是期限。中行、建行表示會增加單位存款二年、三年、五年等3個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品種,利率按照同期限檔次居民儲蓄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辦理。而工行、農行表示,目前不會增加單位存款的期限品種。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一位教授表示,央行部分下放6類人民幣存款“利息定價權”,是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階段性步驟。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29日央行加息0.27個百分點的同時,就允許人民幣存款利率下浮。目前只有建行實行了小額賬戶降息。這表明目前市場現狀遠落后于央行利率市場化的步伐。
“各銀行對利率按兵不動早在預料中。”工行上海市分行一位中層告訴《每日經濟新聞》,由于國內銀行間競爭激烈,即使央行放開利率下限,也不可能出現各銀行“存款利率差異化”的局面。目前存款仍是各家爭奪的稀缺資源,各行還沒有形成各自鮮明的經營特色,客戶資源并不穩定,而且國內客戶各類消費的忠誠度都不高,如果銀行貿然下調利率,肯定會為此丟失客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