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紡織品企業有序出口有賴于利益公平機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1日 09:45 南方日報 | |||||||||
程滿清 中歐的兩次紡織品談判都可以用順風順水來形容,但進一步深入到如何讓國內紡企有序出口,如何在各類企業中公平地分配出口額度,作為具體管理部門,商務部可謂是煞費苦心,相關政策更是改了又改。
但規范紡企有序出口,談何容易。商務部首先面對的難題就是配額管理。在兩個月前分配今年年內剩余的配額時,商務部召集各省區外貿部門以及紡織品企業上上下下開了七八次會,最終確定了一個公式,按照企業的業績進行分配。原本以為,自此兩年半時期內對歐出口將進入極其有序的大好時期,卻未想到措施頒布和實施中間一個月的真空期里企業瘋狂搶閘出口,使得公布的年內分配額度形同虛設,8000萬件紡織品壓在歐洲的碼頭長達兩個多月,直到通過與歐盟的第二次談判才得以放行。 如此一來,更引發了各方對按照業績分配方法的質疑,希望用招標方式分配明年對歐十類紡織品出口額度的聲音也越來越大。持此意見的人士認為,新增和剛剛起步的紡企雖然之前沒有較好的業績,但不能憑此剝奪其之后在額度分配中的利益,從而影響其長遠發展。不少人士建議采取競標這樣一個“價高者得”的方法,認為可以動態地體現了企業的能力,企業可按照自己的情況自行決定競標多少數量。 為了平衡好各方的利益,商務部最終決定改變之前全部分配的方法,針對明年的可供出口數量同時采用分配和競標的方法。但是拿出多少來競標?競標費會不會很貴?這都是當前企業持有疑問最多的地方,畢竟現在的基數跟以前的配額管理相比不是一個概念。 如果說上述疑問僅僅是表面化的,那么更深一步、同時也是引發企業存疑最多的是,國家在競標過程中收取的競標費怎么用?在以前的配額管理時代,年度出口數億元的企業一年用來買配額的錢就有4000多萬元。當前全國紡織品出口企業高達數萬家,競標費將是一筆極為可觀的數字。借用某企業老板的話,多年來一直說將這筆錢返還給了國內紡織業用來設備升級換代、增加產品附加值,但如何返還?如何公平地返還?至今都無從了解。 隨著此次對歐紡織品出口數量的一部分重新進入配額管理時代,這個問題將被抬到桌面上來。 一言以蔽之,配額是資源,白花花的銀子更是資源。 當前最多的說法是將這部分資金用于扶持具有較高附加值的研發、生產項目,但這只能說是一個原則,而非標準。畢竟對于不同的項目來說,如何判定其是否用于高附加值產品研發或者生產,還需要進一步的標準進行衡量。很可能,對這筆資金的爭奪又會進一步演化成項目之爭。這非常棘手卻又無法回避的問題將對紡企出口格局產生微妙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