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產經動態 > 正文
 

大眾書局未辨真假民資書業難以發力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1日 03:24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記者陳小瑩發自上海

  新加坡和中國內地前后出現了兩個“大眾書局”。

  9月1日,北京書展上新加坡大眾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新加坡大眾集團”)執行董事黃嫻發表聲明,稱自己與內地“大眾書局”無關,并否認了此前業界關于兩者將合作的傳聞。
同樣的聲明,在一個月前的上海書展上也出現過。

  聲明中所涉及的內地“大眾書局”是來自江蘇的民營企業,已經在江蘇省內開有8家書城和20余家連鎖書店,今年8月,內地“大眾書局”更是接盤上海“思考樂”書店,并“借殼”高調殺入上海。

  一個是低調的外資企業,一個是高調的民營企業,一時之間,兩個“大眾書局”之爭引人關注。

  除了名字的爭奪,我國即將在今年底對外資全面開放圖書

零售業的背景,也為這場重名之爭添上了一個意味深長的注腳。兩個“大眾書局”

  2005年7月4日,江蘇省內最大的民營書業——南京鴻國文化集團(下稱“鴻國文化”)旗下的南京書城和省內外其余8家書城及20余家獨立門店統一更名為“大眾書局”。當日,《揚子晚報》以“南京民營書業航母易幟”為題報道了此事。

  今年6月5日,鴻國文化的母公司鴻國實業集團也將旗下的主營業務“鴻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地點選在新加坡。在新加坡交易所的網頁上可以看到這家公司主要生產著名品牌“千百度”女鞋為主。

  “我當時還關注過這家公司,覺得它在鞋業方面的成就很大,股票公示的版面也很大。”作為新加坡大眾集團的企業關系部經理,曹蓉對于來自內地的上市企業也很關心。

  不過,曹蓉隨后發現,這家公司的母公司旗下竟然也有一家“大眾書局”,曹蓉表示“有些困惑”。

  新加坡大眾書局成立于1936年,由新加坡的華人創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影響力廣泛。

  “旁人是不能理解我們對這個名字的感情的。”曹蓉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這是重名之爭發生兩個月來,該集團第一次接觸媒體。

  當事的另一方,江蘇大眾書局圖書連鎖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大眾書局”)的執行總經理吳俊樂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我們當時確實不知道有重名的情況。”

  今年8月12日,江蘇大眾書局正式斥資4000萬元,通過代償書款和租金等方式接盤資金鏈已經斷裂的另一家著名民營書店——上海“思考樂”書局,并將店名統一改為“大眾書局思考樂”,并打算在兩年內再開五家門店,高調進軍上海。

  之后僅僅4天,江蘇大眾書局正式獲得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全國性連鎖經營許可權”的批復,表示希望能在3年內在全國開100家連鎖書店。

  相比起在內地名氣飆升的江蘇大眾書局,更老牌的新加坡大眾書局也頗具影響力。截至目前,新加坡大眾書局共有100多家自有書店,年銷售額超過人民幣20億元,也是全球唯一一家經營華文圖書成功上市的公司。注冊之惑

  最后,兩家書局在香港地區“碰面”了。

  2005年,鴻國文化選定了香港地區一家國際專業書業機構進行合作,成立了江蘇大眾書局,并在服務業和圖書零售業兩個領域向國家

商標總局申請在內地和香港地區兩地注冊這一商標以及域名。

  新加坡大眾集團則在1977年6月17日在香港地區注冊了“大眾書局有限公司”作為其分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書店和一般零售。

  據香港瑞豐會計事務所上海分公司的分析師告訴記者,注冊公司和注冊商標是兩個不同的領域,前者是保護在香港地區的經營權限,后者是保護注冊商標在香港地區使用。

  而在內地的情況,新加坡大眾書局尚未登記注冊。上海恒泰律師事務所的張一君律師告訴記者,商標是受地域保護的,由于新加坡大眾書局沒有在內地登記注冊,那么江蘇大眾書局確實可以注冊并使用這個名字。

  “其實我們正在通過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省市有關部門牽線,尋求合作的可能性。”吳俊樂在提到可能的解決方式時這樣說。

  截至目前,負責批復的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并沒有對記者的采訪要求有任何形式的回復。而新加坡大眾書局方面又在書展上否認了兩者合作的可能性。

  對于重名,有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江蘇大眾書局現在的狀況是民營書業的一個縮影。”一方面從國外的經驗看,只有圖書和餐飲是可以做到百年的產業,有很好的前景;另一方面,政策的不平等和行業在放開之初的混亂把他們的大門堵上了一半,只能轉向小路謀發展。江蘇大眾書局的“旁門左道”

  所謂的小路,是指為早日取得規模效應,從而與國營書業抗衡,江蘇大眾書局不得不急速擴張,還采用了不少“旁門左道”。

  “當初鴻國文化盤下南京國際貿易中心之后,曾經先做過一段時間的百貨中心,后來還是想提升這塊物業的行業

競爭力,所以決定進入圖書領域。”吳俊樂向記者介紹鴻國集團進入圖書零售業的緣由。

  得益于百貨公司的經營經驗,鴻國文化開“風氣之先”,把書城做成了“文化百貨賣場”,用文具等圖書相關產業的利潤來支付占70%面積的圖書房租。也正是上述“轉移支付”的模式奠定了江蘇大眾書局的盈利基礎。

  “此外,與新華書店總店的合作也是它飛速做大的重要原因。”這位資深人士認為,新華書店總店和各省市的新華書店沒有任何的行政關系和業務關系,讓新華書店總店成為沒有一家門店的“孤家寡人”。

  為了尋找圖書承銷商,總店積極參股民營企業,把民營企業的門店作為自己下游渠道。而民營書店也借著這塊金字招牌得以從上游出版社先拿貨再付款。在這個機遇之下,江蘇大眾書局一下子做成了有8家書城,20多家門店的連鎖集團。遭遇政策瓶頸

  政策的桎梏仍然橫亙在民營書業面前。

  目前國營的新華書店擁有中小學教材的壟斷經營權。且稅收上,縣及縣以下的新華書店還享受先征后返的優惠政策。

  “所以雖然放開了民營資本進入圖書領域,但待遇不同讓他們的盈利模式十分有限,兩者仍然處于不同的起跑線上。”據這位業內人士分析,僅教材這一項就占新華書店總體利潤的五成到六成。

  目前我國的圖書批發進價在6.5折到7折左右,即毛利約30%到35%左右。而最大的一項開支來自于房租,高達10%到15%。第二大開支是人力資本,再加上5.5%的營業稅,利潤空間十分有限,民營資本進入該領域需冒不少風險。

  而業內有觀點認為上海思考樂書店倒閉,正是資金鏈斷裂的結果。

  不過,浙江新華發行集團總經理周立偉指出,大股東抽逃資金只是思考樂資金鏈斷裂的表面原因,“資本的本質是追逐利潤,如果沒有營造盈利空間,無利可圖,逐利而行的資本為何要介入書業?所以思考樂的問題不是資本的問題,而是行業政策的問題。”

  今年年底,我國即將全面向外資開放圖書零售業。屆時,民營書業必須要在國營書店和外資書店的夾擊中求生存。

  “我們目前的應對措施是競爭加合作。”馬上準備動身去國外考察的吳俊樂告訴記者,收購內地連鎖書店和與境外知名書業集團合作是江蘇大眾書局的兩個主要措施。

  “我覺得他們首先要解決好自己名字的問題,這說明他們對這個領域還不太熟悉。然后再把思考樂的遺留問題處理好,一邊降低快速擴張的風險,一邊等待政策的‘一視同仁’。”業內人士如是忠告。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