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縣區無緣中國十強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20日 10:59 華商網-華商晨報 | |||||||||
2005中國十強縣最新排名日前出爐,評選標準為各縣區綜合實力指標 9月17日,2005中國最發達縣域經濟論壇在浙江省紹興縣開幕,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論壇上公布了中國十強縣的最新排名,而沈陽乃至遼寧各縣都無緣此次最新十強。 十強縣成發展排頭兵
邱曉華表示,最富的百強縣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是十強縣在去年以全國0.1%的國土面積和0.7%的人口,創造出了3.6%的GDP。 這十強縣的經濟發展都極具特點,主要表現在經濟規模巨大,為其他縣提供了500萬個就業崗位;發展水平超過大部分地級市,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部分指標直追世界先進水平;經濟活力強,發展勢頭強勁;投資環境良好,發展潛力巨大,是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的地區;地區發展全面、均衡、協調。 榜內未見沈陽縣區名 盡管邱曉華表示,十強縣已經成為縣域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的排頭兵,“全國走一步,十強縣走兩步”。但記者在這份最新名單中無法看到,沈陽乃至遼寧各縣的影子。 為此,省統計部門一相關負責人昨表示,在去年的中國百強縣排行中,我省曾有海城、長海兩個縣進榜,“雖然沈陽的新民、康平、法庫、鐵法、蘇家屯等縣區也進行了上報,但最終還是沒能競爭過其他省份的縣區。” 對于沈陽縣區發展與南方縣區的差距,該官員指出,“不管是去年的百強縣還是今年的十強縣,國家統計局所依照的都是縣區綜合實力指標,并不是一個縣區的GDP總量發展很高、增長快就能排進強縣榜,一個地區的發展潛力、投資環境等因素都非常重要,從這個角度上考慮,沈陽的縣區落后于南方沿海地帶主要取決于綜合實力的弱勢。” 2005年中國十強縣排名 江蘇省昆山市、廣東順德區、江蘇江陰市、江蘇張家港市、江蘇常熟市、廣東南海區、浙江蕭山區、江蘇武進區、浙江紹興縣、江蘇太倉市 十強縣分析 沈陽縣區差哪呢 就沈陽各縣區與發達地區的縣域經濟差距,遼寧省信息中心專家劉云鵬從具體數據方面給出了分析,做出中肯評價后,他還就沈陽縣域經濟的具體發展給出了建議。 目前沈陽共有8個縣(市)區屬于縣域范疇,分別是東陵區、于洪區、遼中縣、新民市(縣級市)、蘇家屯區、新城子區、康平縣和法庫縣。 從數據對比中,可以清晰看出沈陽市縣域經濟與發達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的差距。其主要表現在——— 從整體實力上看,無論在GDP總量方面還是財政收入方面都有巨大差距。沈陽市最發達的縣區于洪區的GDP大約只占到十強縣平均水平的1/5,財政收入更是只有1/20。 從人均指標上看,也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其中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三方面同樣差距顯著,各項指標中的最高水平均低于十強縣的平均水平,特別是人均財政收入。 從增長變化上看,沈陽市各縣區經濟在國家和遼寧省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的確取得長足進步,整體經濟增長速度較快,特別是財政收入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還存在基數小、基礎薄弱的重要原因,因此縣域經濟的整體水平相對落后。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郭蕾劉艷玲采寫 十強縣建議 趕超十強沈陽咋辦 對于沈陽縣域經濟的未來發展,沈陽市發改委農村經濟處官員表示,沈陽市很重視縣域經濟的發展,去年還出臺了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統計部門的報告稱,沈陽縣域經濟不僅與南方地區存在差距,與省內的大連相比也相對落后。其中弱勢表現在經濟運行質量差、經濟類產品產量較少、勞動產出率低、非農經濟比重偏低等方面。尤其是沈陽縣域經濟保持高水平增速的同時,卻未能帶來相應的效益。為此,統計專家指出,除要發展地區民營經濟、重點發展龍頭項目外,各縣區應該搞好園區建設。 省信息中心專家劉云鵬 看到了差距是起點,努力追趕甚至超越是目標,而其中的重點是思路。 一是堅持走“一主三化”(農業產業化、新型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的道路,特別是通過“三化”從縣域經濟量的壯大到最后質的改變;二是找準比較優勢,發展特色縣域經濟。要準確地找到自己的比較優勢,以特色產業為主導打造自己的品牌,通過產業鏈條向周邊地區延伸;第三就是加快各項制度改革,創新農村保障體系。 于洪區政府工作人員 截止到去年,于洪區城鎮人口比重大約為50%,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040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280元。雖然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了穩定的增長,但與南方地區的整體經濟水平差距很大。 這不僅取決于單個某縣經濟的發展水平,更多影響因素是來自于一個縣所在的城市群,乃至整個地區的綜合經濟水平。 東陵區政府工作人員 差距來自于各個綜合因素,但是一個縣區的市場經濟靈活程度在很多細節上制約了整體實力的提升。 例如,在南方地區的很多縣區土地政策就相對靈活一些,這樣客商在投資時設計好了投資項目就可以讓項目落地,而東北地區在這些方面就不夠靈活,一些投資者在做好前期投資準備后往往因為沒有可用土地而失去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