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習記者 張兆宜 深圳報道
中國券商終于邁出了到海外謀求發展的步伐,而香港理所當然地成為了內地券商“走出去”的橋頭堡。
標志著券商設立海外分支機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的是,招商證券收購招商證券(香港
)有限公司的申請獲得了中國證監會批準,成為中國證券市場創建以來經監管機關批準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的第一例。
“收購招商證券香港公司爭取在9月底前完成!闭猩套C券國際業務部的徐蓓9月6日對記者說,“目前正在等待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資金出境審批和香港證監會的收購方資質核查!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證監會隨后也批準了中信證券在香港設立中信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1000萬港元,同時海通證券也正在積極籌建香港分公司。此舉意味著創新試點類券商將在設立海外分支機構方面先行一步。
對于內地券商“走出去”,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亦已公開表示:鼓勵證券公司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調整組織結構、創新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允許具備條件的證券公司在境外設立、收購、參股證券類機構,為其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的競爭創造必要的條件。
“先行者”招商證券
作為內地券商境外分支機構首獲批準的證券公司,招商證券無疑將在地域、業務、產品等多方面得到延伸。
招商證券前身是1991年7月創立的招商銀行證券業務部,目前業務規模和綜合實力均進入國內十強,是我國證券交易所第一批會員、第一批經核準的綜合類券商、第一批主承銷商以及第一批具有自營、網上交易和資產管理業務資格的券商,2004年12月,招商證券獲得創新試點券商資格。截止到2004年12月底,公司總資產為57.04億元,凈資產為16.96億元,凈資本為13.60億元,2004年實現營業收入6.61億元,凈利潤4279萬元。
此次收購是招商證券實施國際化戰略的重要步驟。對此,招商證券總裁楊唶躊躇滿志地表示,收購招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建立跨區域、跨市場的業務平臺,是招商證券順應國內資本市場進一步加快對外開放趨勢、逐步躋身國際市場的重要舉措。
她認為,香港市場是一個高度國際化、規范化的市場!笆召復瓿珊,招商證券將在人才培養和引進、業務與產品開發、服務創新等方面實施國際對接,吸收國際先進經驗,打造跨區域、跨市場的理財平臺,更好地提升服務品質和管理水平,謀求公司更大的發展。”
招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前身是招商局金融集團2000年收購友聯銀行實施資產剝離后保留的證券業務部分,2004年更名為招商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公司還下設招商期貨(香港)有限公司、招商代理人(香港)有限公司。公司現有香港聯交所交易牌照3個,香港期交所交易牌照1個,具有代理買賣、保證金融資、財務顧問、上市推薦、資產管理、自營等全面的證券業務資格。
近年來,招商證券(香港)公司經紀業務交易量在香港500多家券商中排名進入前70位,并先后擔任了華豐紡織、新意科技等企業在港上市的主承銷商以及中國人壽、中國財險等公司在港上市的聯合主承銷商、副主承銷商等,與匯豐、瑞銀、美林等國際大行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
“招商證券(香港)公司的綜合實力在香港本地券商中排在第二梯隊,效益不錯,我們收購時是贏利的!闭猩套C券國際業務部的徐蓓稱。
事實上,招商證券此次收購嚴格意義上是屬于招商局集團內部的資源整合。之前,招商證券(香港)公司的董事長就由招商證券的一位副總裁出任,現在的收購只不過是由“兄弟”變成了“父子”,雙方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明確。
而國內證券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既有利于推動證券公司的改革與創新,加快證券公司的自身發展,也有利于改善證券公司的內在素質,提高其營運質量和運作效率,提升其綜合競爭力。從而通過項目運作盡快地熟悉海外市場運作規則,向國際慣例靠攏,為今后全面參與國際資本市場競爭培養和儲備人才。
徐蓓表示,由于沒有先例,招商證券此次收購在審批和辦理手續上頗費了一番周折。
但具有樣本意義的是,招商證券此次收購的“先行者”角色,無疑將為后來者提供了借鑒。
建立香港橋頭堡
招商證券通過本次收購成為第一家獲得證監會批準設立境外分支機構的內地證券公司,而這除了體現了證監會扶持優質券商做大做強的政策意圖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讓此前處在灰色地帶的內地證券公司在香港的分支機構,獲得名正言順的身份。
目前,已有10多家內地證券公司在香港設立分公司或者國際業務部,其中國泰君安、申銀萬國、南方證券、廣東證券、光大證券、中銀國際等已在香港設立分公司,而國信證券、湘財證券等券商則開設了相關的國際業務部門,借此與香港券商開展業務合作。
但在香港的這些內地分設機構中,只有申銀萬國香港公司和國泰君安香港公司得到批準設立的,而在他們之后,管理部門就再也沒有批準證券公司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
“雖然相關部門沒有明確表示分支機構是非法的,但由于香港市場已經與國際接軌,這些身份沒有得到確認的內地券商在許多業務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對開展業務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一位已經在香港設立分公司的證券公司分析師表示。
而另一方面,較早涉足香港市場的內地證券機構國泰君安就已經嘗到了甜頭。1993年7月,君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在港成立,1999年合并重組并更名為國泰君安(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我們在香港已經拿到了全牌照,去年的利潤就有近3億元!眹┚彩袌霾扛笨偛眠B凱向記者表示。
根據尚福林的表述,國內證券公司實施“走出去”戰略,邁向海外市場,應當以香港地區為進軍海外市場的首選地,逐步在其他海外市場設立、收購、參股證券類經營機構,從而實現海外市場布局設點,培育和發展海外客戶資源,建立海外客戶基礎,積極拓展海外市場,不斷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進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而國內證券公司在走出國門、邁向海外的方式選擇上,主要有設立分支機構、合資合營以及并購等三種可行模式。
由于香港是混業經營,在港收購和設立分支機構將使得內地券商在地域、業務、產品等多方面得到延伸,實現資源共享。但在現階段,由于受政策限制,內地投資者買賣港股的經紀業務,以及跨市場的IPO承銷業務仍將是內地券商的禁區。
雖然當前國內證券市場長期低迷,而券商的海外業務卻能夠帶來不少收益,但由于境內券商實力有限,短期內可能“走出去”到香港開展業務的內地證券公司,除了已在港但沒有身份的幾家券商外,其余已經寥寥可數。“香港特別現實,內地券商要在那里發展,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尤其要有較高的員工素質和客戶基礎。”招商證券國際業務部的徐蓓認為。
實際上,改革、創新是目前證券公司繼續發展的唯一選擇,而“走出去”也已經成為內地券商重新塑造自己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做大做強不可回避的選擇!耙@得大發展,就必須‘走出去’。”國泰君安市場部副總裁連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