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傾向城鎮的醫改 埋下失敗的種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9日 19:44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特約評論員 姚中秋 近日有報道說,一份關于國內醫療體制改革的新方案,已經形成大體框架,相關各部委對此方案也已達成共識。具體內容外界不得而知,不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醫療保險司副司長熊先軍近日透露,到2010年,我國所有城鎮居民將全部享有基本醫療保障。呼聲頗高的全民醫保問題,也已經成為政府醫保改革的遠期目標。假如這確實是調整后的改革目標,那
向公民提供普遍的基本醫療福利保障,被認為是現代政府的一項重要責任。此舉旨在拉平不同收入群體之間的實際生活水平,使其健康和生命不至于因為收入不同而處于完全不同的處境。因而,凡是實行醫療福利制度的國家,至少在最初,都是以救濟為主,對于窮人和無助者提供某些國家補貼。 然而,在中國,醫療福利制度從一開始就奉行了一個截然相反的原則——國家給予相對富裕的城市人口提供比較健全的醫療福利。在計劃經濟時代,收入越有保障的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這種醫療保障越健全穩固。而收入最低且無沒有保障的群體,主要是農民,卻根本與國家的醫療福利無緣。 到了上世紀90年代,醫療體制開始改革。但仍然是按照這種富者享受福利、貧者自我救助的原則安排改革議程。結果令人吃驚:2003年進行的全國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顯示,在地級及以上城市城鎮戶籍人口中,最低收入組的城市居民僅有12.2%享有社會醫療保險,城鎮居民中有44%的人口是沒有任何保險,恐怕絕大多數集中于這一最低收入組;而最高收入組中有70.3%享有社會醫療保險。這還沒有計算涌入城鎮的上億農民。加上留在農村的人口,全國還有10多億人口被擋在了醫療保險的大門之外,因而也就不能分享政府一絲一毫的醫療福利。 因此,從公平的角度看,過去若干年的醫療體制改革毫無疑義是失敗的。而完全倒向城鎮的醫療體制,早就埋下了改革失敗的禍因。不幸的是,未來的改革似乎仍然要延續這種財政分配原則。根據有關部門透露出來的信息,未來幾年里,我國的醫療保險改革將按照先城鎮后農村、先經濟發達地區后經濟落后地區、先正規就業人群后非正規就業人群,再次非就業人群的梯次方式推進。這種思路完全不合乎公共財政的基本原則,根本談不上改革。政府的醫療福利資金繼續向城鎮傾斜,將使城鎮差距永久化,并使之繼續擴大。 下一步醫療體制改革,最需要改革的就是幾十年來的財政資金分配原則。國家的福利財政資金分配原則的顛倒,幫富而不救貧,這是最大的社會不公平。 當然,實現全民醫保還有一定難度。因此,應該分步驟、分階段進行。那么,應當優先在農村建立醫療保險制度,用財政資金的大部分向貧困的農民提供基本醫療福利保障。假如政府只能向個人提供部分醫療福利,那么,分配到每個低收入人群頭上的財政資金數額,應當大于分配到城鎮人口頭上的數額。或者政府可以考慮,在普通的醫療保險制度之外,針對特別貧困的群體,建立公共醫療救濟制度,以防止出現因病致貧的現象。只有這樣,醫療福利制度才能真正起到財政二次再分配的功能。 作者:特約評論員姚中秋 (來源:中國經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