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銀行業 從個人理財中淘金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9日 11:14 《中國投資》

  程萍萍

  理財業務可能獲得快速發展

  由傳統銀行,到服務銀行,再到理財銀行,每一個階段發生變化的,不僅是銀行的社會定位,更是外部環境和銀行自身能力的配合。

  未來幾年,銀行業務的規;l展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傳統銀行業務為主流業務,包括銀行信貸業務、銀行投資業務。銀行這一階段的業務特性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相適應,即主要以投資推動經濟發展,個人收入水平有限,消費層次較低。

  第二階段是銀行商業化服務業務快速發展。社會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個人消費者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消費層次也有了很大提高。企業客戶對銀行服務的需求提升很快。這一階段的銀行服務主要是基于它的客戶、網點、系統資源提供的。目前銀行這一市場并不成熟,大約還需要3、5年的時間,用以進行市場培育及銀行自身準備。

  第三階段銀行

理財業務大發展。金融服務已經深入人心,銀行的社會投資功能得到了廣泛接受,混業經營已經成為現實,銀行理財的內外部條件都很充分。這一階段到來的時間可能更長,需要的內外部條件更多。

  開始走向尋常百姓

  1.處于萌芽狀態

  在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前10年,國內無理財概念。

  1995年至2001年,出現理財概念并在業內傳播。

  1995年,招商局銀行推出“一卡通”,集本外幣、定活期存款集中管理及代理收付功能于一體,至此國內首度出現了個人

理財產品。之后其他銀行也紛紛跟進,但這一階段的理財業務,仍僅限于一些原有業務的重新組合,對產品、對客戶需求的認識都比較粗淺。

  2002年至今,出現了較高級形式。

  2002年,招商銀行在全國推出“金葵花”理財,表明國內商業銀行開始區分不同客戶的價值,為高端客戶提供理財服務。隨后工商銀行也推出了理財金賬戶業務。這些針對高端客戶的服務,也并沒有擺脫原有的概念再組合的階段,沒有更多的實質性變化。

  最近一段時間,銀行開始嘗試真正意義上的投資理財業務。包括去年以來各家銀行推出的外匯理財及最近光大、民生、招商推出的人民幣個人理財。這一時期理財業務的最大突破在于大大降低了進入門檻(除了招行),比如民生銀行的資金委托起點是1萬元,遠低于銀行對重點服務客戶規定的幾十萬元存款的門檻,使理財業務不再是“富人”才可以享受的,而成為了一種大眾型產品,受眾面得到了極大擴張。

  不管最近的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是否有攬存款的嫌疑,但銀行已經開始嘗試集合投資商業務,表明真正意義上的個人理財業務開始出現。

  2.外部環境還不成熟

  個人投資理財業務的外部環境包括投資環境和客戶環境。

  在分業經營管理的體制下,理論上講,我國商業銀行只能投資于一般性的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等,其它的投資品種比如

股票、期貨、基金等,不能涉及。

  我國居民的儲蓄存款占全部存款余額的50%,有近12萬億元。這些存款中,就算1/10的資金有投資理財意向,也有1.2萬億。為了保證收益的穩定,理財資金一般會用于購買新發行的投資品種,獲取票面收益。截至2004年9月底,新發行央行票據、債券、金融債共1.8萬億元,這還沒有考慮銀行的其它投資需求。總體來看,目前市場上可供投資的品種較少,規模偏小。

  此外,可供投資的品種因風險較小,收益率普遍較低,銀行的操作空間有限。再加上票面發行利率隨市場波動,為了吸引客戶,銀行間又競相提高理財產品承諾收益率,銀行的收益空間進一步縮小。為了對理財產品的風險進行適當補償,光大和民生將存款和理財產品搭配銷售,就成為現實的選擇。

  只有在資本市場得到了極大發展,銀行可選擇的投資產品和可投資的規模有了很大擴張之后,真正意義上的銀行理財業務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但目前這些條件并不具備。

  3.客戶市場還有待培育

  客戶市場完善的前提是,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客戶有足夠的資金和理念用于投資理財,并愿意承擔相應的風險,還要有客戶對銀行社會投資角色的認可。

  傳統上我國商業銀行在社會經濟中的定位是存貸機構、一般銀行業務的服務機構,而不是社會的投資機構。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發行集合理財計劃時,獲得了市場的追捧,主要是源于“這是一種和存款一樣保險,收益率又比較高的業務”,并不是出于銀行是一個很好的理財機構這種認識。在這種情況下,真正意義上的銀行理財產品就難以取得規模上的增長。

  但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必定是銀行的主要發展方向。其一,在西方發達國家,個人理財業務收入已經占銀行總收入的30%以上,我國還不到10%。其二,我國信用體系不完善,盡管貸款利率可以無限上浮,但銀行仍不敢放開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在優質客戶資源越來越少、銀行貸款壓力增大的情況下,拓展個人理財業務就成為銀行的必然選擇。而且,個人理財業務對資本的要求程度要遠低于貸款業務。其三,外資銀行進入后,由于它們在個人業務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因此會著重于個人理財業務的開發與推廣,這對國內市場將起到催熟的作用。

  現有理財業務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1.經營壓力有所增加

  主要表現在銀行投資業務壓力增大。銀行現有投資品種較少,各品種的收益率偏低,而銀行對客戶承諾的理財產品收益率較高,投資期限固定,相對于存款資金的運用而言,銀行的經營壓力增大。

  民生、光大推出的一年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分別為3.24%、3.3%,考慮到搭配銷售的存款收益,這兩家銀行實際的稅后綜合收益率分別為2.664%、2.7%(10萬元以下),2.808%、2.85%(10萬元以上)。招商銀行的客戶收益率可達2.9%、3.2%。這些銀行承諾的收益率甚至高于貨幣市場基金的平均收益率2.7%。銀行投資理財產品的投資壓力還是比較大的。不過在理財規模較小的情況下,總的壓力不會增加太多。

  2.長期可能改變存款業務格局

  目前各銀行推出個人理財業務規模都比較小,對現有業務還談不上太多的影響。只有當理財產品成規模之后,才可能對銀行的存款帶來較大沖擊。

  由于商業銀行在宣傳個人理財業務時,提出“像存款一樣保險”的口號,理財業務回報率也遠高于存款利率,因此對存款客戶的吸引力很大,如果理財產品推銷的時間足夠長、規模足夠大,相信會有相當部分的銀行存款轉為理財資金。這將大大增加銀行的成本負擔。西方國家包括香港商業銀行,為了降低理財業務的經營壓力,多通過對客戶存款支付較低利率的方式,來保持一定的平衡,這應當也是這些國家和地區個人儲蓄意愿較低的原因之一。

  從長遠來看,在個人理財產品市場逐步成熟之后,結合存款利率市場化發展,我國銀行存款的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個人理財產品逐漸成為主流,存款的重要性逐漸降低。

  (作者:西南證券研發中心研究員)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