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8日電 香港一項調查發現,北拓內地是香港中小企的主要出路。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IBM七日公布其早前委托香港中文大學評估及培訓中心進行一項名為《香港企業——與中國共成長》的研究報告。在500余家受訪企業中,64.8%已在內地設立業務及72.2%擬進軍內地的香港中小企,均認為有擴展業務的機會,是吸引企業到內地投資的最主要因素。而已在內地設有業務的公司,逾80%打算未來兩年大幅度增加在內地的投資額
,反映了內地市場的吸引力。
IBM市場總監羅秀慧指出,調查發現,無論被訪港企是否在內地已開設業務,他們都視“擴展業務的機會”與“中國市場的規模”為最具吸引力的兩大因素;而已在內地設有業務及擬進軍內地的港商中,分別有52.1%及66.7%希望能通過進軍內地增加銷售,希望減少薪酬成本則分別有25%及6.9%。
不過,由于受多項內外因素影響,港商很難將在香港成功的企業模式搬到內地。其中53.6%已在內地設有業務的港商及33.3%擬進軍內地的港商,均認為“來自本地企業的競爭”是最關注的議題,“向客戶收費的風險”及“如何與政府機構建立關系”也是香港企業關注的議題之一。
營運方面,“缺乏可靠的商業情報”、“難以建標準化的程序”及“難以控制分設于各地的辦事處”則是港企最關注的議題;此外,“兩地管理文化差異”、“遙距管理的困難”及“未能把香港成功的企業模式直接應用于內地”都是管理上的困難;“員工缺乏專業操守”、“難以聘請合適技術的員工”及“難以聘請有經驗的員工”則是港企在內地要面對有關人力資源的困難。
報告認為,港商必須把發展計劃與內地扣連,并認為港商可發揮本身在環球市場的經驗及了解國際業務運作的優勢,同時可借助外界服務,加快在內地的發展步伐。
同時,人才和技能對正擴展內地業務的香港企業而言是兩大關鍵,呼吁香港企業需對有潛質的雇員加以重視,要設立明確的政策、工序與制度,對工作表現優秀者予以肯定及投資。
自1978年內地實行改革開放后,香港與內地的經濟聯系日趨密切,貿易及投資均大幅增長。直接投資方面,截止到2004年6月底,香港在內地的已實現直接投資金額達2,330億美元,占內地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的44%左右。但作為先于其它外資進入內地的港資企業,雖占得先機,但經二十多年“征戰”后,目前在內地投資的比重落后于其它國家和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