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專家稱能源安全問題敲響中國經濟發展警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7日 16:04 新華網 | |||||||||
新華社記者 齊湘輝 任芳 李凱 一場持續月余的成品油供應短缺危機席卷了今夏的廣東,盡管造成廣東成品油短缺的原因眾說紛紜,但這一事件與近來不斷上調的油價、今夏各省份供電緊張等現象聯系在一起,顯示高速運行的中國經濟正面臨著能源安全問題。
在5日-7日于北京舉行的“21世紀論壇”上,中外專家指出,如何解決石油短缺、保障能源安全已成為中國能否成功地實現經濟戰略目標的關鍵。 來自世界銀行發展研究部的經濟專家茨馬拉克·沙利茲指出,中國目前能源需求開始超過國家的供給能力。在今后十年或更長一段時間內,中國能源消費的增長速度可能接近于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 在過去的20多年中,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翻了兩番,但能源的消費也翻了一番。2004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達9.5%,但就在同一年,中國煤炭產量超過19億噸,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第三大石油進口國。 茨馬拉克·沙利茲認為,能源短缺正在形成的壓力可能阻礙近期和長期的經濟增長。除了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影響之外,還可能對人類的幸福和生活質量造成重大影響。 來自“珠三角”的一位參加論壇的代表描繪了自己輾轉數個加油站排長龍加不上油的經歷。他說,很難想象,如果失去源源不斷的能源支持,中國經濟的馬達如何保持高速運轉? 與會專家認為,中國必須將開發與節約并重,一方面實現能源及其來源多元化,積極尋找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大力節能,才能弱化持續飛漲的需求與持續短缺的能源之間的矛盾。 英國MSL海洋石油工程公司馮勤博士認為,中國要積極拓寬石油進口來源。目前,中國石油進口的半數以上來自中東。一旦中東出現危機,影響到石油生產,中國的石油進口就會直接受到影響。因此,中國需要加大拓寬石油進口來源多元化的力度,保障石油供給的安全。 能源多元化已是被西方國家提出并引起重視的問題。馮勤說:“一個國家的能源安全關鍵在于能源多樣化。”他建議中國重視和投資于多元能源的研究,開發新型能源,為最終擺脫依賴石油的經濟走出一條新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認為,中國可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等各類新型能源,同時必須走節能型道路。 數據顯示,中國發電、冶金、建材、化工、交通等產業消耗全部一次能源的80%左右,單位產品能耗平均高于國際先進水平20%-30%。與先進國家相比,中國能源在總體上有大約20%的節能空間。 杜祥琬院士說:“目前,中國政府正在積極倡導建立節約型社會,只要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規劃好、運作好,并逐步優化能源結構,多元結構的中國能源是可持續發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