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中國出口面臨標準危機 每年損失高達上百億美元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7日 00:39 21世紀經濟報道

  見習記者 龍 麗 北京報道

  2005年9月5日,商務部、質檢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國家標準委四部委相關負責人齊聚北京華僑大廈,共同求解對外貿易中已無法回避的一個嚴峻課題——中國出口企業正在遭遇來自發達國家標準壁壘的狙擊。

  會議資料顯示,正是由于標準的差異,中國目前在國際貿易中的損失每年高達上百億美元。而在一個月以前WTO發布的2005年貿易報告中,關于標準與貿易關系的論述就有141頁,占報告正文篇幅的42%。

  一個耳熟能詳的例子便是DVD面臨的出口困境。目前,中國DVD企業每出口一臺自有品牌的DVD產品要向DVD專利持有人繳納大約20美元的專利費,而每臺DVD的出口價格已經跌到29美元。根據我國DVD企業與4C集團簽署的合同,即使企業在被授權使用的技術基礎上改良開發出的新技術,仍歸4C集團獨占或許可。表面看這是專利與使用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深層次上卻是標準主導的技術規則發揮著無所不在的作用。

  會上透露的信息更讓人觸目驚心,更多的中國產品正在遭遇層出不窮的標準壁壘。比如洗衣機噪音標準導致中國市場近20%洗衣機被迫退市;歐盟環保指令導致中國家電產品出口成本增加近10%不等;能效等級標識使中國上千萬臺白色家電面臨巨大壓力。確切地說,中國企業正在經歷一場空前規模的標準危機。

  “標準化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施用海說。這種狀況不僅中國獨有,根據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組織(OECD)對發展中國家貿易官員的調查發現,對發展中國家出口影響最大的貿易壁壘就是技術壁壘。但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面臨的挑戰卻更為突出。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任李忠海認為,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在于國際貿易中,關稅壁壘的作用在逐步降低,非關稅壁壘則越來越頻繁地被多國在貿易中應用。利用標準化手段(技術法規、標準、合格評定、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構筑技術壁壘開始成為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策略。

  在國際貿易中遭遇標準危機的中國開始反思。據李忠海介紹,中國兩萬多項現行國家標準中,有6500多項是采用國際標準轉化而來,轉化率近40%,但李忠海認為改變現狀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李忠海告訴記者:“中國承擔ISO技術委員會和分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的數量已從6個增加到13個。”據了解,目前

商務部已有四個司局內設相關處室負責處理與標準相關的政策問題。

  但根本性的轉變并沒有出現:在ISO/IEC現行的17000多項標準中,由我國起草被批準的只有20多項,加上現在由中國起草正在走審批程序的共計50多項,只占到3‰。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標準相關網頁共約39,3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