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顧瑞珍、李薇薇、吳振興)“我國的32個百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個長期受缺水困擾。全國農田受旱面積年均3億畝左右,平均每年減產糧食280多億公斤。”水利部副部長索麗生6日表示,我國的水資源面臨著嚴峻的形勢和挑戰。水資源是基礎性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經濟資源。在2002年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水被列為可持續發展的五大世界性課題之首。索麗生指出,我國水資源正面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水資源短缺的矛盾相當尖銳,水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水資
源過度開發造成生態環境嚴重破壞,水資源利用方式粗放等四方面的嚴峻挑戰。索麗生說,為適應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國水資源管理將從六方面著手,進行戰略性轉變:
——堅持以人為本,保障飲水安全。著力解決群眾飲水水質不達標、供水保證率低、水性地方病等問題,抓緊制定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應急工程規劃及2005至2020年農村居民飲水安全規劃,逐步解決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尊重自然規律,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中國治水理念重大調整的核心和關鍵。重視生態與水的密切關系,對生態問題嚴重的河流流域,采取節水、防污、調水等措施予以修復,維持生態基本需水量;重視并充分發揮自然的自我修復能力,保護生態系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推進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轉變,建設節水型社會。解決中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最根本、最有效的戰略舉措就是建設節水型社會。抓緊制定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推進中國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節約型轉變,力爭在2020年初步建成節水型社會。
——以水權制度和水市場建設為重點,創新用水管理制度。
——注重經濟手段的運用,促進節水防污。——深化水管理體制改革,積極推行民主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