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思想的杠桿 大會戰勝利促進東巴鳳走科學道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6日 07:26 新桂網 | |||||||||
新桂網-廣西日報記者周仕興公路·思路“開門見山山清水秀,在家賺錢錢途無量!睎|蘭縣巴拉村女青年黃小燕家門楣上,貼著一副嶄新的對聯。午飯后,黃小燕坐在門前,嫻熟地刺起繡來。她邊刺邊哼著山歌,快樂的音符在手指和針線間穿梭。黃小燕是東巴鳳數千名“在家里打工”的青年之一。兩年前,村里通了公路,乘著班車,大膽的黃小燕第一次進城,到廣東“闖世界”。后來,她和老板達成協議,把原材料帶回來,與村民一道“在家里打工”:每月準時讓班車把刺好的繡帶去,便可到郵局領“工資”。現在,鄰村的女青年利用
水貴·水柜 原先,東巴鳳缺水!在這里,滴水貴如油!“送禮要送自來水!”前幾年,當某保健品廣告家喻戶曉的時候,東巴鳳群眾中也流行著一句具有本地特色的“送禮廣告”。鳳山縣不少領導就送過這樣的“禮”?h委書記韋善國說,2002年以前,他每次下鄉,都是“車馬出動,水桶隨行”——吉普車的后排位置,鐵定要“坐”著幾桶水,作為送給當地干群的“見面禮”。當年東巴鳳,翻山越嶺去挑水,是村民每天必修的“晨練課”。他們恨不能將一盆水當幾盆用:先洗菜,然后洗臉,再洗腳,最后還給牲畜喝。在一些地方,牲畜難以忍受饑渴,只好被活活“渴死”。飲水難,成了困擾東巴鳳人民生活,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千年之痛”!芭c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睎|巴鳳人的骨子里,始終流淌著一股不服輸的豪氣。他們竭力沖出思想的樊籬,想盡辦法解決飲水難題。歷史的標尺刻在1996年。鳳山縣中亭鄉頂沙屯,村民曾貴芳“發明”了廣西第一個“地頭水柜”。這個后來被稱為“導彈發射基地”的水柜,立即如放衛星一般,沖出這個小小石山,走向廣西!曾貴芳捧著水歡呼,頂沙人喝著水歡呼!然而,歡喜過后是憂愁。建一個地頭水柜,對東巴鳳許多普通家庭來說,并非易事。2003年,大會戰如一陣春雷,響徹東巴鳳—一場千載難逢的及時雨,滋潤了龜裂的土地:黨委、政府大力出資,與群眾“合建”水柜。現在的東巴鳳,早已被鑿得遍地是“洞”——大會戰加扶貧攻堅時所建的水柜,共達63733個,密密麻麻、星羅棋布,把大石山點綴成一幅彩色壯錦。有了“就在地頭的水池”,東巴鳳農業告別了“等天靠天、豐歉不穩”的歷史,實現了變一年一熟為一年多熟,變干旱地區為“魚米之鄉”的耕作變革。據統計,有地頭水柜灌溉的田地,糧食平均畝產量要比種植旱地作物高出2倍以上。同時,地頭水柜還為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大搞農業綜合開發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透過四季常“留”的“自留水”,東巴鳳人看到了希望。一個山綠鳥棲、水秀魚躍的東巴鳳,正向世人展示著她亮麗的色彩。東巴鳳人贊嘆:地頭水柜是集豐收、致富和生態為一體的“多功能柜”。 沼氣·朝氣 “豬糞遍地,垃圾堆積,蒼蠅成群,臭氣熏天。”巴馬練鄉村同賀屯隊長黃猛,以這16個字,描述3年前的同賀屯。7月10日,記者來到這里,只見樓房鱗次櫛比,路面潔凈,鳥語花香,空氣清新———這分明是一座可以觸摸的小城!追尋變化的根源,屋后那一排沼氣池,便是不可替代的“無名功臣”。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同賀屯和其他村屯并無兩樣,通俗說,就是“臟、亂、差”。一些“見過世面”的同賀人思考:“城市規劃”這個時髦詞,可否也用于“農村規劃”?同賀人敢想敢做。幾年后,他們在原先混亂無序的地基上,建起了一棟棟規劃整齊、設計漂亮的小洋樓。然而,環境衛生并沒有得到根治。“臟、亂、差”又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出來。沼氣池建設,“一池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廚、改廁、改圈,建設生態家園。大會戰開始后,關于沼氣池的宣傳讓同賀人眼睛一亮。“統一規劃,分戶管理!”同賀人善于創新!罢託獬亟ㄔO不能走老模式!”技術員李康費盡心思,發明出一種橢圓型“蓋中蓋”式沼氣池,可以自動排渣,外觀漂亮而精致。同賀人在屋后統一建起了23個沼氣池群。驗收時,被專家稱為“全國少見的藝術品”。隨著大會戰的告捷,東巴鳳已建成沼氣池88658個,入戶率達69.66%,覆蓋37個鄉鎮8萬多農戶近40萬人。而兩年前,許多村民沒想到,小小沼氣池,發揮的效用如此巨大!胺奖慵矣,只是其一。”巴馬縣委書記徐貴掰著手指,數列出它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效應”:“五改”必將帶來環境衛生的改變;維持沼氣池運轉,必然促使村民養豬,增加了收入;不用砍柴燒火,既減少了村民的勞動量,又改進了生態環境……亂砍濫伐,是東巴鳳千年難治的“頑疾”。森林覆蓋率本來就不高的大石山區,在刀斧的揮舞下,石漠化越來越嚴重。封山育林叫了多少年,仍為一場空談。然而,自從沼氣池進家入戶后,效果很快便立竿見影——曾經光禿禿的石山,如今已煥發出盎然的生機。東蘭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64.9%,鳳山也達到了40%!伴_門見山山清水秀”,是對今日東巴鳳最確切的闡釋。作為大會戰項目,退耕還林在促進東巴鳳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時,也促使農村產業結構實現了歷史性的調整。前年,東蘭縣三石鎮村民韋運存把僅有的6畝地全退了。政府在8年內,每畝補貼300斤糧食,解決了吃飯之憂,F在,韋運存一邊護理喜樹,一邊養蠶、養豬,逐年遞增的收入,讓他驚喜不已。退耕還林以優化農村產業為載體,大力引進深加工企業,三縣各自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產業。而農戶,始終是每一條產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家園”,在東巴鳳得到了深刻實踐!罢託獬錆M朝氣,生態帶來福氣!薄掇r村沼氣池宣傳單》上這句話,一點也不假! 作者:周仕興 。▉碓矗盒鹿鹁W-廣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