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尋找有形之手的金手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6日 07:14 第一財經日報 | |||||||||
本報記者 錢塘 發自杭州 自2004年下半年以來,浙江工業經濟部分指標回落,被指“浙江模式面臨危機”。以政府“有形之手”推動浙江發展模式的全面轉型,顯然已經成為浙江當前亟待解決的難題,納入該省“十一五”規劃研究也就“水到渠成”。
根據浙江省委省政府已確定的目標,在未來的“十一五”期間,浙江發展戰略的重心和發展任務的中心是“三化”促“三轉”,即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經濟國際化、城鄉一體化,以實質性啟動經濟增長方式、經濟體制、社會結構等三方面的轉型。 該省發改委主任史久武更是把“十一五”規劃的總體思路初步歸納為:“一個目標”、“兩個戰略”、“三個轉型”。其中初步研究的目標進程為:2010年浙江全省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會、2020年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 史久武把“三個轉型”具體闡述為:增長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雙循環、低效益的外延粗放的方式,向少投入、低消耗、低排放、良性循環、高效益的內涵集約的方式轉型;經濟體制由初級市場經濟的體制,向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現代市場經濟的體制轉型;社會結構由有所失衡、城鄉二元的結構,向更為和諧、城鄉一體的結構轉型。 實質上,促使浙江思量“轉型”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該省大部分地區塊狀經濟從去年下半年始面臨的陣痛。 “浙江部分產業面臨‘冬天’威脅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資源要素已經不足以支撐當前發展模式。”浙江省經濟建設咨詢委員會“十一五”規劃課題組相關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所以,臺州和溫州的一些民營企業不得不舉家搬遷到上海和省外甚至國外謀求發展和生存的空間,而省內的企業后繼發展能力也略顯不足。” 浙江省省長呂祖善曾公開表示,當前該省出現的工業經濟效益下滑、投資增幅回落過大等新情況,“既是宏觀調控預期目標的必然反映,也是浙江多年來結構性、素質性矛盾的必然顯現。” 呂祖善強調,問題的最大根源在于粗放型的增長方式,因此,“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是確保浙江經濟良性發展的必然選擇”。 “認清了當前形勢和面臨任務后,浙江‘十一五’所要采取的重要措施就相當明確了,那應該是以大力鼓勵科技創新作為促進產業升級、發展模式轉型的第一推動力。”浙江省經濟建設咨詢委員會“十一五”規劃課題組專家表示。 這種原則從浙江省政府日前實施的動作中已經可以看出端倪。來自浙江省經貿委的信息表明,為鼓勵技術創新,浙江在8月份已兩度強勢出手——先是下發項目達974項、總投資為1245.4億元的今年第一批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計劃,后是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以引導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該省的特色產業。 此外,為給技改提供技術人才支撐,浙江開始兩手準備——引進外來人才和提出“改善教育、標本兼治”設想共舉。 浙江開始嘗到的技改甜頭也或將使得“科技興省”步伐越來越堅定。該省經貿委的最新分析表明,今年上半年,浙江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達853.76億元,同比增長24.5%,結束了自2003年以來連續兩年增速下降的態勢,出現了回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