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我國企業應注意國外專利壁壘多頭發展趨勢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5日 11:00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9月5日電 (記者 李薇薇) 目前不少國外競爭對手積極設置專利壁壘,力圖全面封殺我國企業的對外發展空間。對此,專家們提醒,要注意國外專利壁壘以下發展趨勢:

  一、肆意排除政府公法審查與干預

  私有技術標準控制人往往通過保密的知識產權許可協議剝奪被許可人獲取政府支持的機會。由于協議條款完全保密,而且“適用法律條款”選擇了國外法律、“管轄機關條款”選擇了國外法院,我國政府完全喪失了用公法審查、干預涉外知識產權許可行為的機會。另外在涉外的知識產權糾紛中,外國律師介入后,我國企業往往被迫與國外律師簽署沉默協議、保密協議,使我國政府與媒體無法了解涉外專利糾紛的進展,無法提供必要的指導與幫助。

  二、專利費要價過高

  國外技術標準持有人的專利費要價已經非常離譜。例如,某國內DVD企業被美國DTS公司索要的專利費是每臺12美金,超過媒體報道的10美元/臺。此前,已經有30多家DVD專利權人陸續來我國收取專利費。我國企業簽約支付的專利費已經達到19.2美元/臺。按照這個標準支付專利使用費,我國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賺錢。

  三、專利許可合同歧視

  DVD全球統一許可合同應當無歧視地、平等地向任何潛在的被許可人開放。但是,國外DVD企業專利池管理人對國外某些被許可人私下簽署降價協議、優惠協議的情況相當普遍。例如,某國內DVD企業被要求在簽約制造特定數量的DVD播放機之前預付專利費保證金;相反,日本某企業僅需在生產完成后的三個月內支付專利費。這種歧視性的差別待遇進一步加大了中國DVD企業的競爭劣勢。

  四、重復收費

  這有兩種情況:一是專利聯盟之間的專利有重疊、交替現象。例如,MP3領域的幾個專利池也存在這種情況。我國已經有200多家MP3企業。很多企業普遍反映兩個最大的專利池中的專利存在重疊、交替現象。但是,我國付費公司提出這種不公平現象后,收費公司以同行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法律管制為由予以推脫。二是,零部件制造商與專利權人簽署保密協議后,整機制造商無法知道采購的零部件是否已付專利費。另一方面,簽署許可協議后,對合同的解釋、爭議全部適用國外法律,并只能由國外法院管轄。中國法律和法院對這種不公平的重復付費現象已經喪失管轄權。

  五、濫用虛擬管轄訴權

  技術標準持有人濫用互聯網管轄權的情況也在大量增加。例如,2005年,某中國制造商和它的八家國外經銷商被告上美國特拉華州法院,無論訴訟結果如何,我國企業都需要支付高額的律師費--第一個月支付約30萬美金的律師費;此后,律師費增加到300萬美金甚至更高。被律師費這個門檻折騰倒閉的中國企業不在少數。

  六、濫發律師函

  目前,國外公司受本國政客宣傳鼓動,以為中國沒有任何高科技,完全依靠抄襲、模仿,實際上,國外公司,尤其美國公司為贏得市場競爭不擇手段、落井下石、欺上瞞下的做法非常普遍。在互聯網時代,用電子郵件發送這些律師函的成本很低,但是接到律師函后,中國企業的分析、答復費用很高。沒等我們折騰完,別人早已經偃旗息鼓了。

  七、濫用中國海關執法制度

  目前,中國海關的出口知識產機執法案件中,大部分由國外企業發起,受打壓的全是中國企業。國外公司大部分交擔保后放棄了后續的專利訴訟。雖然國外企業損失了保證金,但是中國公司的國外客戶都流失了。這種濫用出口扣貨施打中國競爭對手的做法正嚴重損害中國企業的利益。

  八、惡意制造單向專利籌碼

  中國企業在很多領域已經擁有少量專利把柄,但是無法對上述制造商產生威懾,因為來收取專利費的公司根本不生產任何產品。目前,我國企業普遍對專業的收費公司非常反感,也非常畏懼。這些公司往往漫天要價,在海關扣貨、法院訴訟方面出手最為強硬。它們制造的

知識產權貿易壁壘最難破解。中國企業能夠邁過專利收費這個門檻,關鍵要看我國能否很好地應付這些專業的收費公司。

  九、打包收費

  國外公司經常把失效的專利、國外專利、專有技術、版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一并許可給中國公司,而不管中國公司的產品是否出口,不管權利在中國的專利有多少,更不管中國公司使用了哪些知識產權。這種行為往往令中國公司不堪重負。

  十、捆綁收費

  國外公司已經開始把各種許可協議捆綁起來,強迫被許可人全方位地為權利人“打工”。如果在一個環節上出了問題,中國企業的產品就會被俳除到合法產品范圍之外。

  十一、跨國專利聯盟

  專利聯盟又稱“專利池”,是專利人把形成某個工業標準,符合某個技術說明書、規格書的必要技術專利放在一起,統一對外簽發聯合許可的專利經營策略。跨國專利池為消除專利的地域性,不正當壓制發展中國家的企業成長創造了條件。

  十二、訴訟打壓

  通過發起專利侵權訴訟,通過過高的訴訟費、嚇通合作伙伴、獲得臨時禁止令等打壓競爭對手。(完)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