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油價灼傷亞洲經濟 滯脹威脅考驗中國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3日 09:42 中國經營報 | |||||||||
8月31日,受油價飆升憂慮影響,投資者再度大量拋售菲律賓比索。當日美元兌菲律賓比索收于156295,創出年內新高。 而在兩天前——7月29日,國際原油價格首次突破每桶70美元大關時,印尼盾兌美元收于107401,連續兩周下跌9%,創造了四年來的最低水平;印尼雅加達股市也大跌5.2%。與此同時,亞洲貨幣全面走低。
種種跡象表明,高油價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正在放大,亞洲匯市和股市首當其沖成為重災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拉托在油價突破70美元大關后表示,亞洲貨幣普跌的形勢表明,受高油價沖擊,亞洲經濟增長的車輪可能出軌,印尼和菲律賓已經出現的高通脹就是例證之一。 亞洲成“重災區” 三年前印尼就無法達到OPEC(歐佩克)的產出配額,今年結束了石油凈出口國的身份后,成為OPEC下的原油凈進口國。油價上漲直接抬高印尼通脹水平,7月份印尼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增長7.84%。持續的通脹壓力導致外匯市場上印尼盾賣盤急劇增多,匯率一路直跌。 據外電報道,印尼將與日本達成協議,將早前雙邊貨幣30億美元的兌換規模擴大到60億美元,以應付類似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而短缺的外匯儲備。 “70美元/桶的高油價已經對亞洲市場形成了明顯的沖擊。產油國印尼尚且如此,其他亞洲國家經濟也會受到影響。”虎杰投資首席分析師張寅說。 “亞洲貨幣的走低反映出投資者對于高油價下亞洲經濟增長的負面預期。本次油價上漲的主要動力來源于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工業化國家對原油的巨大需求,但國際資金的炒作無異于火上澆油。持續高位的油價首先打擊的是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張寅說。 亞洲開發銀行最新發布的“亞洲經濟觀察”調低了去年年底對于東亞經濟的增長率:2005年東亞經濟增長6.8%,如果不包括中國,這一數字將被改寫為4.4%。而2004年該地區的經濟增速高達7.6%。 “亞行此前的預測都是基于亞洲經濟增長的一種自然回歸。2004年的經濟增長達到了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高點,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份。當時并沒有考慮到高油價因素。”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湯敏說。 不會形成石油危機 每一次石油價格的暴漲幾乎都演變成全球性的石油危機和經濟衰退的前奏。本輪油價高企會導致第四次石油危機嗎? “關鍵要看油價上漲會不會長期持續。但與前幾次石油危機相比,這一次有明顯的不同。”湯敏說。 國家信息中心石油專家牛犁認為,本輪油價上漲不會造成所謂的石油危機。“這一次油價上漲不是實際供給短缺造成的,而是投機需求旺盛所引導,有基本面支撐。而且,各國經濟承受高油價的能力與前幾次石油危機時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比如,美日和歐洲經濟的生產率提高了,對石油的依賴卻在下降。” “高油價對于世界經濟的影響還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石油持續高漲,高油價并沒有成為大國外交關系中的話題,主要的工業化國家也沒有舉行石油高峰會。對于美國和歐洲國家來說,70美元/桶的高油價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張寅說。 湯敏也同意高油價對于亞洲一些原油進口國帶來沖擊,對于美國經濟影響有限。“美國公司實際上控制了相當部分的原油出口,所以高油價的利潤也轉移到了美國。”事實也是如此。美國主要經濟指標的穩定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石油風暴時期形成鮮明反差。盡管市場人士預期“長特里娜”颶風將給美國帶來歷史上最高的損失,甚至傳言美國可能會動用戰略原油儲備。但是,美元和美國債券卻運行得相當平穩,國債市場的長期利率一直保持在低位水平。 中國面臨滯脹威脅 作為原油進口大國及經濟高增長國家,高油價對中國宏觀經濟產生三大影響:一是貿易差額;二是能源價格提高,企業成本上升,降低了企業未來投資預期;三是油價高成本傳導到下游和相關產業,引發通貨膨脹。 在貿易差額的表現上,如果以2005年原油均價高出去年每桶15美元計算,今年中國為此將多支付143億美元的石油溢價。“大約相當于我國兩個月的外匯順差”牛犁分析:“2005年中國原油進口將達到1.3億噸,折合約9.55億桶。” 云南大學副校長曹和平教授以去年全球經濟的GDP和石油消費量推算,中國石油成本占GDP比例僅為1%。他分析道,2004年全球消費了37億噸石油,創造了40萬億美元GDP產值,一噸油折合成7桶油,以2004年平均油價每桶40美元計算,可以計算出油價占全球GDP成本約為2.5%。中國進口原油占40%,因而成本占GDP大約為1%。 張寅判斷持續上漲的油價將推動物價上漲,帶動CPI上漲一兩個百分點。“首先是交通、物流等行業價格高漲,然后是水電氣等公共服務價格上漲,下半年出現輸入性成本型通脹不可避免。” 相對于貿易差額的壓力,多數專家更擔心對企業成本提高以及未來通脹壓力的加大。“我們要花至少三個月的時間來適應中國宏觀經濟的滯脹,即通貨膨脹加速,而經濟增長放緩。”張寅特別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