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反傾銷機制因不斷瘋狂而混亂的惡意傾銷被推上前臺,并被寄予了重構正常貿易秩序的厚望。
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反傾銷卻作為非關稅壁壘越來越被濫用
,逐漸淪為發達國家實行新一輪貿易保護的工具。
反傾銷需要恢復其本來面目,通過規則重建和自我修復,成為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和正常貿易秩序的合法經濟手段。
□宗 闔
9月1日起,日本將對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以對抗被世貿組織裁定為非法的美國《伯爾德修正案》。這是日本首次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征稅對象包括軸承、鋼鐵制品等15種產品,這些產品需要在一般關稅的基礎上再追加15%的報復性關稅。
此前的5月1日,歐盟和加拿大已對原產于美國的纖維、農產品等實施了追加15%關稅的報復性措施。
2000年10月,美國民主黨人羅伯特·伯爾德提出的《持續反傾銷和補貼法案》即《伯爾德修正案》在美國國會獲得通過。此后,美國政府一直借反傾銷之名保護本國產業。
歐盟、日本、加拿大等美國的貿易伙伴認為,《伯爾德修正案》實際上對外國公司構成了雙重懲罰,從而鼓勵美國公司濫用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訴訟的權利。2003年1月,世貿組織裁定《伯爾德修正案》非法,并限期美國予以廢除,但美國國會卻一直置若罔聞。在《伯爾德修正案》激起公憤之后,美國官方還在各種場合多次聲稱,將履行其在世貿組織中所承擔的義務,但不會放棄繼續執行該項法案。
其實,美國的冒天下之大不韙并非一時沖動,除了有其對反傾銷的利益訴求外,還有反傾銷本身時常被作為貿易戰武器的傳統。
傾銷由來已久
翻開世界貿易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傾銷并不是什么新鮮事。早在16~17世紀自由貿易初期,英國人為擠垮國外競爭者,就打過傾銷牌,牟取過暴利。傾銷的先河由此一開,其他國家便紛紛仿效,而且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所謂傾銷,顧名思義,就是出口商在海外廉價拋售產品。出口商打的算盤是,用低價“收拾”競爭者,然后再抬價出售,這樣,豐厚的利潤便可成其囊中之物。正是因為傾銷不惜生產成本,人為定價,“惡意”搶占市場,從而成了過街老鼠。
對過街老鼠,真要是人人喊打,天下也就太平了。事實上,當本國企業受到沖擊時,自是一片憤怒聲討;若一旦有機可乘,大家誰也不會客氣。加拿大就曾向傾銷叫過板,并且是第一個將反傾銷措施寫進國內法的國家,可它還是要在別國市場不時地來幾下“大甩賣”。于是乎,國際市場上,你傾銷,我也傾銷,明爭暗斗,傾銷和反傾銷常常打得不可開交。
反傾銷呼之即出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國際社會作出努力,以圖制定一個能夠共同接受的規則來為自由貿易保駕護航。1948年1月臨時生效的GATT,專門為此制定了條款。而后,為適應形勢的發展,又先后三次對反傾銷條款進行了修改和補充。
目前WTO成員普遍遵循的是烏拉圭回合通過的《1994年反傾銷守則》。按照這一法則,一個國家要指控他國產品傾銷,僅憑低價一條還不行,必須列出其三大“罪狀”,才能將其推上被告席。一是產品的出口價格低于正常價值。正常價值一般可由出口產品在其本國的售價確定,如你在國內賣15元的東西,到他國只賣10元,就有傾銷的重大嫌疑。不過這只適用于市場經濟國家,非市場經濟國家,因價格不由市場供求決定,所以被大多數國家的《反傾銷法》打入另冊,其正常價值要比照第三國的價格敲定。二是嚴重地傷害了進口國的民族產業。這種傷害可能已經發生,也可能只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或者是讓建立同類產業的打算成為泡影。不過反傾銷的起訴,一般只以現實的傷害為依據。三是產業受到的傷害要由低價引起。如果因國內企業缺乏競爭力而產業不興,想“栽贓”他人也是《反傾銷法》所不允許的。如若“三罪”俱全,則是傾銷無疑。
反傾銷需要自我修復機制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各國間的貿易糾紛與摩擦日趨激烈。在這些紛爭中,所謂關稅壁壘正日漸遭冷遇,而反傾銷——一種旨在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和正常貿易秩序的合法經濟手段卻正作為非關稅壁壘越來越被濫用,成為發達國家實行新一輪貿易保護的工具。
如今,這種工具已備受質疑。
一個形象的比喻是,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世界就是地球村,村中的每個居民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將實現全村效用最大化,這就是“看不見的手”的威力。然而,這種理想境界并不現實,一個村民在利益驅動下的行為極有可能損害其他村民的利益。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村民們自發地走到一起,約法三章,成立“村委會”以約束各個村民的單一行為,為全村利益服務。
這種“村委會”式的制度安排就是世貿組織。世貿組織是一個獨立的永久性國際組織,其基本原則和宗旨是通過實施市場開放、非歧視和公平貿易等原則來達到推動實現全球貿易自由化的目標。
在西雅圖世界貿易組織高峰會上,反傾銷問題已成為與會各國普遍關注的焦點之一。日本及以印度為首的一些發展中國家,紛紛主張對列入新一輪貿易談判的反傾銷規則進行重新研究。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加入到這一行列,認為“這的確是個問題”,包括加拿大和歐盟在內的發達國家也表示對加強控制實行反傾銷措施的方式感興趣。日本通商產業省更在其當年的第9個年度報告中,將反傾銷稱為21世紀貿易保護主義者的工具。
因此,可以預見,美國的“個體理性”行為帶來的是“集體非理性”的后果,對世貿組織的輕視在損害世貿組織權威的同時,也限制了美國借助世貿組織實現公平貿易的能力,并使各成員重新回歸各自為政的“原始世紀”,而這又為反傾銷機制的自我修復提供了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