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呼和浩特冠名中國乳都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1日 08:08 中國產經新聞

  CIEN記者何建華 呼和浩特報道

  8月29日,在呼和浩特市舉行的“中國乳都”接牌儀式上,土左旗沙爾鄉的奶戶楊銀忠對CIEN記者說:“呼市被命名為‘中國乳都’后,奶農肯定是直接受益者。光明乳業、三元乳業都已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建起了生產基地。我相信,奶業的更快發展會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呼市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奶農養牛會更神氣。”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
岡說,“以產業龍頭,帶動整體發展是‘中國乳都’呼市的成功做法。

  此前的8月26日,在中國乳協十周年慶典上,

呼和浩特市被正式命名為“中國乳都”,隆重推出了自己新的城市名片。

  優先發展支柱產業

   在全國眾多城市中,呼和浩特為何會獲得“中國乳都”的稱號?

  對此,呼和浩特市市長湯愛軍說,得益于伊利、蒙牛兩大乳業龍頭,乳業已經成為呼和浩特的支柱產業。該產業為當地貢獻了1/3的國民生產總值,行業同比連續數年冠絕全國37個大中城市之首。該市2004年奶牛存欄量50.8萬頭,鮮奶產量159萬噸,人均鮮奶占有量達到746公斤,超過了發達國家人均占有量近一倍,在國內遙遙領先。

  據CIEN記者了解,早在千百年前,呼市一帶就已經是重要的奶制品生產地和集散地;900多年前,這里的“酪巷”就以生產奶酪而遠近聞名。

  在中國乳業的第一個全國性品牌——伊利誕生和壯大后,呼市相關產業煥發了全新的生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00年,呼市政府制定了以“奶業興市”為主要的發展戰略之后,伊利集團帶動了一批業界新銳的崛起,奶業年增速超過50%;2002年左右,國家農業部在產業發展規劃中把內蒙古自治區列入了奶業發展的重點區域,呼和浩特市領導正式提出打造“中國乳都”的口號,呼和浩特——“中國乳都”這張別具特色的名片慢慢成形。

  “中國乳都”成功經驗

  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對CIEN記者說,“呼和浩特逐漸奠定乳都地位的經驗,可以概括為:抓住歷史機遇,發揮地域特點,發揚傳統優勢,培育產業龍頭,帶動整體發展,實現特色成功。”

  湯愛軍對“中國乳都”的成功經驗做了進一步的總結。他說,正是因為呼和浩特長期把乳業當作支柱產業發展,由于乳業是綠色環保產業,這促進了IT業、生物制藥業在該市的生根并逐漸成為支柱產業。同時,電力、冶金業也在該市得到發展。他認為,以乳業為主的農牧業產業化經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呼市把推進農牧業產業化經營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依托伊利、蒙牛奈倫、華蒙金河、華歐淀粉等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引導農民大力調整種養結構,加快乳、肉、薯、菜生產基地建設,重點發展以奶牛養殖為主的農區畜牧業。去年,農民從畜牧業中得到的收入達2022元,其中直接來自奶業的收入達到1521元。

  他還說,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給乳都提速。從2001年開始,呼市進行了大規模的城市改造建設,拓展城市擴展空間,擴大城市容量,建成了區面積由2000年的83平方公里擴展為2004年的120平方公里。同時,堅持“大中小”協調發展的方針,依托旗縣所在地加快發展小城鎮,促進人口和產業和產業向城鎮集中,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2004年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4.1%。

  日前,呼市奶牛養殖已經遍布46個鄉鎮、195個行政村,成為全國8個敞開供應牛奶的城市之一。

  宋昆岡說,“以產業龍頭,帶動整體發展是‘中國乳都’呼市的成功做法。1993年,伊利公司改制成功。1999年牛根生和他的團隊——蒙牛集團誕生。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業成功上市,共發行

股票3.5億元,募捐國際資本13.74億港元,約折人民幣14.56億元。

  去年伊利實現銷售收入87.3億元,蒙牛實現銷售收入72.1億元,分別為全國同行業的第一、第二。龍頭企業的帶動為呼市發展奶牛業奠定了基礎。中國乳協將“中國乳都”的稱號授予呼市,是對呼市乳業的發展的充分肯定。”

  伊利集團董事長、總裁潘剛說,伴隨內蒙乳業走向全國,更催生了呼市的相關產業走上了工業化和現代化之路,使呼和浩特成為中國乳業的“核心地帶”。他說,“目前,呼和浩特市有近一萬人從事飼料生產、獸藥和牧業機械生產經營、印刷包裝等行業,奶業帶動了全市相關產業鏈條的發展。”

  “乳都”激勵再跨越

  呼市湯愛軍市長說,“發展乳業,奶源基地建設是重點,誰擁有優質高產的奶源基地,誰就能在市場經濟之中占得先機。”

  內蒙古的牛奶好,源自于奶牛好、草料好。奶農稱自己的奶牛是“喝著礦泉水、吃著中草藥、產著優質奶的搖錢樹”。而與此同時,在172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30萬畝玉米播種面積。如按2畝地的玉米秸稈可為一頭牛提供全年的飼料計算,現有的玉米地就可以養殖65萬頭,呼市去年的奶牛總頭數為50.8萬頭;此外,隨著100萬畝人工牧場漸成氣候,奶牛養殖還有大的發展空間。

  呼和浩特有充足的奶業人力資源。由于這里發展奶業的歷史較早,幾代人從事過奶牛養殖、加工的家庭不在少數,無論在養殖、加工還是在銷售上,都為呼和浩特儲備了國內任何城市都無法相比的人才資源。

  在呼和浩特,靠科學養奶牛而發家致富的大有人在,土左旗的兵州亥鄉奶牛養殖基地,是伊利集團在呼和浩特開創性建設的第一個奶牛養殖小區;和林縣、玉泉區等幾乎所有的旗縣區,都有自己的奶牛養殖樣板區。毫不夸張地說,當地居民80%的經濟來源,是維系在奶牛身上的。

  談到呼市乳業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時,湯愛軍說:“我們的設想是:到2007年自治區成立60周年時,全市奶牛存欄達到100萬頭,鮮奶產量達到350萬頓,實現全市農村人口人均1頭奶牛;到2010年,全市鮮奶產量達到400萬頓,成年母牛年單產量達到7噸以上,乳品企業銷售總額達到500億元。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