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轉向:全民創業打造草根經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1日 15:08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草根經濟——按照浙江省委秘書長、原溫州市委書記李強的比喻,有點類似地瓜——好處是生命力旺盛,擴張力大,善于“走出去”,“反哺能力”強,最終受益地下莖果。 江西在改變傳統農業大省、實現工業興省的路徑上,開始走的是帶有外源型經濟的廣東路徑,現在則提出實現全民創業,考慮走發展草根經濟,富民強省的浙江之路。
今年1月18日,江西省委舉行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建設和諧平安江西,共創富民興贛大業”的戰略口號。7月,江西省委、省政府首先提出全民創業的新發展戰略,制訂了《關于推動全民創業、加快富民興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江西50多個省直屬部門出臺了相關支持、服務全民創業的具體措施。 江西省省長助理熊盛文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江西目前的突出問題是當地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提高了,但是人民生活水平卻提高不快。江西省以前提出了外向型經濟、大開放的戰略,現在看來更要與本土創業,即與草根經濟結合,實現富民興贛。 初嘗廣東、蘇南模式甜頭 “江西正在選擇雙輪啟動的方式。不僅要依靠外源性增長,更要依賴全民創業帶來的內源性增長,因為只有通過內源型經濟的發展,才能把外源經濟的效益充分發揮出來。”南昌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尹繼東向記者說。 江西自2001年開始的第一次轉型——初學廣東、蘇南模式——由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由封閉式經濟向大力引進外來資金的外源型經濟的轉變,已經嘗到甜頭。 江西省決策咨詢委主任鐘堯然指出,江西的二次轉型走浙江模式,提出全民創業,并不意味著江西否定廣東模式。事實上,江西要實現工業化,仍然需要借鑒蘇南引進外資的發展模式。蘇南引進外資的發展模式,以蘇州為代表,表現為引進外資的絕對數量很大。2004年,蘇州新增注冊外資147億美元,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列第一。 江西在歷史上是一個農業大省。2001年,農業占GDP的比重為23%,超出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工業則發展不足,占GDP的比重只有36%,約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個百分點。 江西省的人均GDP水平排名并不理想。2000年,江西人均生產總值4851元,相當于全國199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854元的水平,只及當年全國平均水平的68.5%,在中部6省中處于末位。 因此,2001年孟建柱擔任江西省委書記后,開始組織調研。最終江西省決策層認為,要實現快速發展,江西必須實行開放戰略,引進外來資金,大力發展工業。2001年,江西省樹立了“以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加快了整體經濟發展的步伐。 從2002年開始,江西省經濟一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2002、2003、2004年的GDP增長率分別為10.5%、13.0%、13.2%,其中2004年的增速創11年來新高。同時利用外資迅猛,2003年全省利用外資達23.31億美元,增幅居全國第二位;2004年達20.52億美元,在全國的位次由2000年的第21位前移至第8位,增長26.6%。 2004年反映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出口總額、進口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9.7%、50.3%,分別高于全國平均增速的4個、14.1個百分點。江西統計局的報告認為,“(2004年江西)省外向型經濟實現全面增長”。 “富民興贛” 但是廣東和蘇南模式對于江西而言,并非貼身設計的完美方案。首先,江西存在引進資金的漏出效應。 江西省委書記孟建柱算了一筆賬,近年來江西每年引進上千億元資金,而同時又有近1000億元的儲蓄資金外流。目前全國引進的實際外來資金處于下降狀態。今年上半年全國實際引進外資285.63億美元,同比下降3.18%。江西盡管引進外資增長較快,但是由于實際儲蓄外流與引進相抵,實際的資金利用率并不高。 其次,江西省相關部門的調研發現,以蘇州為代表的單純引進外資方式不利于江西發展。廣東珠江三角洲的兩頭在外(原材料和資金在外,市場在外)的外源式發展模式,也不完全適合江西。江西的普通百姓并沒有切身感受到江西經濟的快速增長。2002年-2004年,江西省城鄉居民收入出現不穩定的特征。2001-2004年,城鎮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4.8%、9%、9.5%,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4%、5.3%、14.8%。 或許這正是江西轉而借鑒浙江,發展草根經濟的重要原因。江西省決策咨詢委主任鐘堯然表示,早在2003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來到江西,提出“富民興贛”的口號,已經暗含了富民為先,借鑒浙江模式的發展思路。 目前江西省居民的收入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歸功于打工經濟。江西目前每年跨省的務工人員大約500萬,占轉移勞動力的比重在64%以上,是全國最高的。相比之下,浙江地區自發創業的比例則高得多:溫州市有200萬人在外辦企業,其中跨出國門的有50多萬人。 然而,江西居民創業并非不可能。江西的瓷都景德鎮、藥都樟樹等地的工商文明,都反映了江西人的創業精神。而江西資溪縣農民已經將面包店開到全國乃至國外1000多個城市了。 江西省省長黃智權說,“把群眾作為創業主體,推動全民創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是推動一個地區加速崛起的最根本動力。” 江西省決策部門的調研發現,廣東是依賴外資的外源型經濟典型。江蘇在20世界90年代后期走的也是這個路子,蘇州是例證。山東則走依賴大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以及韓國、日本投資的經濟發展模式。浙江從80年代開始就是通過百姓創業、通過市場化的運作模式,推進經濟發展。 蘇州過去走 “只長骨頭,不長肉”的發展模式,2004年上半年,蘇州GDP總量超過深圳,排名全國大中城市第四。2003年末,蘇州人均GDP,超過上海。但蘇州居民的人均收入,在長三角16個大中城市只排第七。 江西省省長助理熊盛文告訴本報記者,江西需要既考慮引進外來資金、促進經濟發展,同時又發展全民創業,這樣才能實現“兩輪驅動”的經濟發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副部長侯永志則表示,應該將全民創業的口號落到實處,研究好內涵,加強引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