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鐘陽勝談國企改革
權威訪談
核心提示
當前,我省國有企業改革進入攻堅階段,結構調整進入關鍵時期。今天,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會議,并將出臺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吹響新一輪國企改革攻堅戰的號角。
廣東國企改革已取得什么成效?改革與發展面臨什么機遇和挑戰?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會議前夕,掌管國資大省改革工作的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鐘陽勝接受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并告訴記者,全省國企新一輪改革的決策堅決貫徹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并結合了廣東的實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張德江、省長黃華華深入調查研究提出了決策思想和明確的目標要求。
聽他縱談廣東深化國企改革的戰略決策、推進策略及未來發展目標,使人耳目一新,十分親切。他把自己的距離拉近說,他作為政府分管領導,和記者一樣,是“干活的”,是“執行者”。
戰略選擇
提升國有經濟競爭力和控制力
記者: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于攻堅階段,結構調整正處于關鍵時期。廣東省國有資產和國有企業的現狀如何?在哪些方面的改革還要進一步深化?
鐘陽勝: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經濟基礎,也是我省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大省、法治社會、和諧廣東和實現富裕安康的中堅力量。改革開放以來,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改革工作,堅定不移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和要求,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全省國有企業的制度創新與結構變革在日益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廣東推進國企改革的歷程,大體上經歷了改生產型為經營型、實行承包經營、三年改革脫困、進行授權經營、同步推進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與國有企業改革的五個階段。這些改革,一次比一次深入,成效一次比一次明顯。特別是近幾年來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措施更加有力,效果日益顯現,不僅激活了企業的活力,而且促進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從1998年到2004年,我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雖從16501家減少到8547家,減少了48.2%,但實現利潤從57.7億元提高到311.9億元,增長了4.4倍;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從10175億元增加到11891億元,凈資產從3031億元增加到4545億元。2004年,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2009戶,僅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7.7%,但工業增加值、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稅收總額、資產總額分別占全省工業的23.5%、20.5%、27.2%、45.6%和29.4%。目前,我省不僅經濟總量居全國各省市之首,經營性國有資產也居全國各省市前列。國有企業成為廣東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但在另一方面,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省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仍面臨諸多體制性障礙,特別是長期積存下來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如國有經濟布局不科學、企業產權結構不合理、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健全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我省國有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很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因此,面對我省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新形勢,面對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的新格局,面對兄弟省市迅猛發展的新勢頭,面對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給我們帶來的新挑戰,我省國有企業改革必須做出更大膽的戰略決策并付諸實施,才能使之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大大提升競爭力和控制力,在發展中實現新的突破。
改革核心
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
記者:據說在省委、省政府即將出臺的新政策、新措施中,明確提出要以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為重點推進國企的產權制度改革。為什么特別強調產權多元化改革?
鐘陽勝:我省國有企業改革已到了攻堅階段,觸及企業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等深層次問題。國有企業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新的體制和機制,核心在改革產權制度,突破口之一是實現產權結構多元化。因此,新一輪國企改革必須大力推進以產權結構多元化為重點的產權制度改革,一方面推動國有資本向政府必須壟斷的行業集中,增強政府對經濟社會進行科學調控的實力;另一方面在需要保持國有控股地位,或國有參股和完全競爭性的領域,充分發揮國有經濟的控制力作用,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切實維護國有企業職工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實現國有企業的產權多元化。這是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我省國有產權制度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為此,我們要大膽借鑒各地的成功經驗,采取多種形式,分類推進產權多元化改革。一是對一些需要國有經濟繼續保持控制地位的企業,實行國有全資或國有控股,并鼓勵其它經濟成分參股,優化企業股權結構,增強活力。二是對主業突出、競爭優勢明顯的國有大型企業,要采取重組上市或引入戰略投資者等辦法加快改制,根據行業及企業情況實行國有相對控股或參股,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三是對資產和業務分散、缺乏競爭優勢的競爭性領域大型企業,鼓勵引入非國有投資主體實行整體改制,通過合資合作、相互參股、收購兼并、資產重組等多種形式,降低國有股的比重。四是國有中小企業力爭在一兩年內完成股份制改造,鼓勵企業員工、經營者和民資、外資參股、控股,通過兼并出讓、股份合作制等方式,使國有資本逐步收縮和退出。五是對科技型國有企業和科研院所實行技術骨干入股和經營管理者持股,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以充分調動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者的積極性。當前,要充分利用我省在市場容量、產業配套等方面的比較優勢和目前經濟形勢對電力、鋼鐵等行業需求旺盛的有利時機,積極吸引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跨國公司、中央企業、省外國有企業、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國有優勢企業的改制。各地、各企業要充分借鑒省絲綢集團實施二級企業全面改制、一企一策和TCL集團實施增量資產獎股的產權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在實踐中不拘一格,從根本上解決不應“一股獨大”的國有企業“一股獨大”的問題,同時引導國有資產向需要保持國有企業“一股獨大”的壟斷行業集中,從而實現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的新格局。
改革突破口
強化財務監管,建立健全監管體系
記者:我省在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中,如何加強監管,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
鐘陽勝:在推進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中,以強化財務監管為突破口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管十分重要。要按照管人、管事、管資產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特別是要強化國資委代表政府履行出資人的職責,讓國資委一方面當好國有資產的“守護神”,通過加強監管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另一方面通過深化改革發展壯大國有經濟,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這里的核心和根本,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就像省委書記張德江所一針見血指出的,要建立一套完備的財務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強化財務管理。要加快建立企業發展規劃和重大投資、財務監管、經營者考核和收入分配、產權轉讓和資產評估、審計和收益收繳、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監事會管理等相關制度,構建國有資產監管的制度體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工作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企業動態監測、會計核算監督、經濟責任審計、企業利潤分配、企業內部審計等基本工作制度,加大出資人的財務監管力度。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對影響企業經營成果和財務狀況的重大財務事項進行及時監控和在線監管的制度,切實加強對企業投資、擔保、抵押等行為的管理,積極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
企業發展,關鍵在人,關鍵在于企業領導班子。要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大力加強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建設。要完善企業領導人員選拔任用管理體制,堅持黨管干部和誰出資、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由出資者決定董事會和監事會成員,董事會依法聘任經營班子成員。國資委配合省委組織部管好需要由省委管理的干部,也要在省委領導和省委組織部的支持、指導下,加強國資委系統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深化國有企業干部制度改革。對企業領導人員的任用要注重經營才能、實績、廉潔自律和職業操守,選拔一批進取心強、風險控制水平高、對市場機會反應敏捷和具有團隊合作精神的高素質國有資產產權代表以及經營管理者。加快培育職業經理人市場,逐步實現企業經營管理者選拔從傳統的推薦考察、組織直接委派向讓市場優先、組織考察優勝者、選聘優秀者、論實績使用企業干部轉變。要建立健全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和評價體系,強化對企業領導人員財務責任的考核。要讓企業的老總明白,作為企業必須賺錢,企業不賺錢甚至虧損,老總就要讓位,這也是國際慣例。
目標
打造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產業排頭兵
記者:那么,我省新一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總體目標是什么?如何打造一批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產業排頭兵?
鐘陽勝:我省新一輪國企改革的總體目標和思路,就是要以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強化財務監管為突破口,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爭取用五年時間完成新一輪國有經濟的戰略性重組,努力打造若干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的國企“航母”,形成一批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群體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單打冠軍”,全面提升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和控制力。這也將是廣東新一輪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主力軍,對于廣東經濟的長遠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將一方面推動國有資本向基礎產業和優勢領域集中。要圍繞增強我省國有經濟的控制力,從產業的關聯度、資本的優化配置、體制的合理構建等要求出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資源、重大基礎設施、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等領域集中。在一般競爭性行業的國有資本,要實施分類指導、放開搞活;對其中缺乏競爭力的劣勢企業,要以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形式實現國有資本有序退出。另一方面著力打造大型化、綜合化、國際化、競爭力強的國企“航母”。要鼓勵大型優勢企業實施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范圍、寬領域的資產重組,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加快主輔分離步伐,使大型優勢企業集中力量發展主業,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并以此為基礎向產業鏈的上下游延伸,拓展發展空間。要支持有條件的大型優勢企業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拓展融資渠道,增強企業持續發展能力。與此同時,積極推動大型優勢企業發展行業間優勢互補的協作關系,特別是與中小企業開展多種類型的合作,逐步形成以大型優勢企業為主導、大中小企業專業化分工、產業化協作的產業組織體系。
總之,要通過深化改革,努力完善企業股權結構,健全法人治理制度,使我省國有企業實現從傳統企業向現代公司制企業的根本轉變,并引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做優,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真正改出活力、改出效益,增強實力。
本報記者 陳韓暉 謝思佳 通訊員 符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