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貴州省遵義縣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構筑鄉村交通網絡,自2002年以來,該縣共投入資金2.8億元,使全縣公路密度達到了每百平方公里68公里。2005年,又改造硬化縣鄉公路211公里。四通八達的鄉村公路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遵義是革命老區,共有31個鄉鎮,境內山川縱橫,交通成了制約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過去,由于公路等級低,彎道多,有的路面車輛時速只能達到20公里左右,有的鄉鎮離城只有100
公里左右,卻要開三四個小時的車。更為嚴重的是,交通的不暢阻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該縣縣委書記袁利民說,遵義縣有“黔北糧倉”之稱,其糧食產量為貴州全省的十分之一。遵義縣還有許多著名的土特產,如辣椒和其它綠色環保蔬菜,由于交通不便,都賣不出好價錢,礦產資源的開發也受到了很大制約。有的農民喂一口豬,賣的時候要請幾個人輪換著抬下山。要達到“人有交往,貨有交易”,就必須大力發展交通,路通才能人通物通,路通人們的觀念才能得到改變。
早在三年前,遵義縣便提出了“90分鐘交通經濟圈”的概念,即自縣城至每個鄉鎮政府所在地,開車均不超過一個半小時。該縣重點規劃了兩個通道,一是連接東部12個鄉鎮的“紅色通道”,一是連接西部9個鄉鎮的“黑色通道”。經南白、三岔等鄉鎮延伸至蝦子鎮的公路,全長88公里,輻射了40余萬人口,這一帶主要以辣椒為主導產業,在公路沿線1公里內,種植了2萬畝辣椒,故稱為紅色通道;以鴨溪發電廠為中心,途徑楓香、平正等鄉鎮的公路,主要服務于礦產開發和金屬冶煉,故稱為“黑色通道”。
受益最明顯的就是蝦子鎮,這里有全國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場,公路修通以后,從縣委至鎮里,時間縮短了六分之五,全鎮僅辣椒運輸成本每年即可節約50萬元。公路的暢達還為該縣吸引了投資商,永輝、紙坊、銀嶺、宏發等8家煤礦開采企業,就是在“黑色通道”開通以后前來投資辦廠的。鴨溪—石板—南白公路的貫通,使石材業初現端倪。三合—偏巖河公路則帶動了烏江峽谷風光旅游業的發展。一些鄉鎮,如茅栗鎮,過去工業產值基本上為零,現在也吸引來了投資。近年來,遵義縣招商勢頭良好,包括國家項目在內,共引資100億元,僅今年1—6月,簽約投資項目即有80多個,總投資5.1億元。
公路的改善還帶動了當地運輸業的發展,2001年以來,全縣新增公共汽車260多輛,貨運車800多輛,交通稅費也有明顯增加,2001年全縣共收取稅費460萬元,2004年增加到2300萬元,今年上半年即達到17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