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環保總局頒布了新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格證書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舊《辦法》”)將廢止。記者就此采訪了總局環境影響評價管理司副司長趙維鈞。
提高資質準入門檻
記者(以下簡稱“記”):潘岳副局長說,這次新《辦法》的出臺是繼清理整頓環評機構、實行環評工程師資格全國考試等措施后,總局將環評職業資格和機構資質結合起來進行的又一次重大制度改革。這次修訂工作對環評制度有何影響?新辦法有哪些特點?
趙維鈞(以下簡稱“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環評制度面臨改革與完善,建設一支符合新形勢要求的素質高、技術優、守道德、講科學的技術隊伍是環評制度改革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環評機構的管理辦法進行修訂,是為了保證今后一段時期環評行業的健康發展,也是為了有效整合環評行業的人力資源,提高環評隊伍的業務素質。
新《辦法》突出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明確了環評行業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發展方向,鼓勵環評機構的改組改制、強強聯合;二是與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相結合,提倡職業道德,加大責任追究力度;三是強調政務公開,公開資質申請的程序、條件等;四是結合近年來行業管理中發現的問題,細化管理要求和處罰情形,可操作性明顯提高。
記:新《辦法》如何做到環評機構與人員配套管理?
趙:已經實施的環評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通過統一登記、繼續教育等手段,實現了對環境影響評價專業技術人員的動態管理。新《辦法》規定,具有一定人數的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是環評機構進行資質申請的必備條件之一。這樣,就使環評資質管理由機構深入到人員,使資質證書的頒發更有針對性,環評人員更具專業性,保證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質量。由此,環評機構和個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新“生態”形成了,無形中強化了環評機構對自身操作規范性的自審,而環保主管部門對其監督機制也更加完善。
記:與過去相比,新《辦法》對環評機構的資質有何新要求?
趙:這次修訂的資質條件主要是圍繞評價機構的業務能力和工作責任來設定的,要求評價機構應具備相應的專業水平、專業人員和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新《辦法》加強了人員的專業配套管理,強調從環境要素和環評重點環節的角度要求環評人員專業配套齊全;調整了行業類別劃分,環境影響報告書評價范圍由18個行業合并為11個類別,并將環境影響報告表分為兩個小類,提高了分類的合理性,并與環評工程師登記類別劃分相一致,為推動職業資格制度建設創造條件。
環評機構“升降級”要動真格
記:在新《辦法》中,甲級機構和乙級機構的業務范圍有何區別?
趙:新《辦法》明確,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審批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必須由甲級評價機構來完成。另外,跨省、跨流域、涉及宏觀決策與區域規劃的環評,尤其是各區域、流域的重大經濟開發活動與產業發展規劃的環評,也應由甲級環評機構完成。乙級機構主要承擔中小型建設項目的環評任務。
記:新《辦法》實行后,是否會有一些甲級環評機構因為不符合條件而降為乙級呢?
趙:是有可能。目前國內甲級評價機構共有201家,其中少數甲級機構在證書有效期的5年內尚未主持過國家環保總局審批的項目。但為了保證工作的延續性,對現有評價機構將設定一個寬限期,所持證書有效期滿,所有評價機構將按新《辦法》的條件和要求核定其資質。新《辦法》對甲級評價機構數量實行總量限制,建立評價資質的動態管理和競爭機制。在今后若干年內,200家以內的甲級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應能基本滿足國家大中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需要。
環評職業道德納入考核指標
記:我國現有環評機構多少家?
趙:全國現有環評機構共973家,其中甲級資質機構201家,乙級772家。其中包括4家外資或合資企業,具備甲級資質的兩家,乙級兩家;民營企業也僅有10家左右。
記:這樣看來,我國環評行業的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
趙:是的。《環境影響評價法》已經明確,環評的性質應是中介咨詢業,主要是為建設項目提供技術服務、技術支持,應該允許各種不同性質的企業進入這一市場。而以往取得環評資質的一般都是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他們承擔的環評項目占到總量的95%以上。近幾年,以環境影響評價為主業的股份制或私營咨詢公司的組建以及原有事業單位的改制或重組、分立情況不斷出現,新《辦法》鼓勵評價機構主體的多元化,允許民營、股份、合伙制企業進入環評市場和環評技術人員的有序流動。
記:環評機構會不會因利益驅動而產生一些不負責任、弄虛作假行為,從而影響環評工作的公正性?諸如圓明園防滲事件中環評機構不愿接受環評業務的情況是否會再次出現?
趙:新《辦法》中對環評機構資質的要求,已經從單純的技術層面延伸到道德層面。首先,強調環評機構的誠信工作原則,新《辦法》在罰則中明確規定,如果環評單位在工作中沒有堅持科學的態度與負責的精神,懼怕承擔責任,或是造成文件失實和結論錯誤,將會被降低資質甚至吊銷資質證書。其次,環評報告書做出結論后,必須由責任人簽字。一旦查出存在弄虛作假、文件失實或結論錯誤的問題,可以追究該責任人的責任,甚至注銷其環評工程師資格。為了保證環評機構具備一定實力,新《辦法》對注冊資金和固定資產也有明確要求。
環評“弄虛作假”將被嚴懲
記:怎樣理解新《辦法》中“環評工程師登記證中的評價機構名稱與其環評崗位證書中的評價機構應當一致”?
趙:這一規定實際上就是要求環評工程師只可在一個機構從事環境影響評價業務,加強對評價機構中專職技術人員管理,保證技術力量的穩定性。此外,評價機構的經濟類型、工作場所、環評人員等基本情況發生變化時,都要及時向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報告。
記:新《辦法》在環評機構申請程序方面有何新要求?
趙:根據《行政許可法》中的便民原則,新《辦法》明確了評價機構可以申請晉級或調整業務范圍,并根據申請事項,分別明確了需要提交的材料,調整了申請程序,增加了資質申請的限制條件,明確了申請的審查方式、期限和審查結果的公布等,特別是將原來一年兩次受理調整為即時受理。
記:新《辦法》中取消了對環評機構的定期考核,是否會影響監管力度?
趙:按舊《辦法》要求,國家環保總局對評價機構每兩年進行一次定期考核。但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定期考核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工作往往不是很細,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反映。新《辦法》取消了由總局統一組織的定期考核,注重調動地方力量,增加了總局或總局委托省級環保部門對評價機構抽查的條款。新《辦法》保留了評價機構上報年度業績報告的要求,總局和省級環保部門可及時掌握項目情況,因此實際監督管理力度不會減弱,而會更大。
記:新《辦法》對環評機構的處罰條款有哪些變化?
趙:新《辦法》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操作性強,它明確列出了違規的各種行為,增加了警告、通報批評和縮減評價范圍等處罰方式,還增加了針對環評文件質量問題的處罰條款。新《辦法》還規定了對具體人員的責任追究。新聞來源:中國環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