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審計署武漢辦
“四五”普法啟動以來,審計署駐武漢特派辦按照《審計署關于審計機關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第四個五年規劃》的要求,把審計法制教育與審計實踐緊密結合,全體審計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識大大增強,依法行政的水平普遍提升,審計執法成效明顯。據統計,“四五”普法期間,該辦共完成審計項目123個,查處違規行為金額602億元;共上報各類審計信息39
0余篇,被審計署、中辦、國辦等重要信息采用240篇(次)。累計向司法機關和紀檢、監察部門移送經濟犯罪案件線索151件,涉案金額90多億元,涉案人員290多人,其中部級干部4人,廳局級干部12人,縣處級干部40余人。具體做法是抓好如下三個結合:
一、將法制教育與加強審計機關內部監督相結合
加強審計執法監督檢查,是依法審計的保障,也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趨勢和要求。“四五”普法期間,結合學習貫徹《審計法》和審計準則,該辦特別注意加強和完善審計機關的內部監督,主要通過審計復核和現場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背離《審計法》和審計準則的行為,促進《審計法》和審計準則的貫徹落實。一是加強審計復核。全辦建立健全了以三級復核制(審計組、審計組所在業務處、專職復核機構)、三層審核制(法制處專職復核人員初審、復審,法制處負責人審簽)、三個會議制度(審計組成員會、特派員辦公會、審計業務會)為主體的復核網絡。對每一個審計項目,從審計方案、審計工作底稿到審計報告、審計決定,都進行全面復核。對于復核中發現的事實不清,定性不準,適用法律不準確,處理處罰不當的問題,不僅從程序上、文字上、文書格式上提出意見,更重要的是從審計業務上狠下功夫,提出有分量的建設性意見,切實起到對審計質量的保障作用。自2001年至2004年,法制處共復核審計結論性文件300多份,提出復核意見700余條,其中絕大部分都被采納。二是加強現場檢查。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法制處人員每年選擇部分重點項目,將檢查“關口”前移,從對審計實施方案的檢查入手,提前介入了解情況,發現問題,現場解決;同時督促審計組成員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現場檢查,未經檢查的不得送交項目主審。
二、將法制教育與推動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相結合
2004年,結合落實審計署五年規劃和《審計機關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辦法(試行)》,該辦黨組適時提出2004年為“審計質量控制年”。以此為契機,該辦積極采取措施,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與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相結合,全面推動全過程質量控制的實施。一是大力宣傳,切實提高審計人員的質量控制意識。通過舉辦審計署5、6號令骨干培訓班,組織業務處及職能部門的業務骨干,采取播放錄音、問題探討等形式,結合實例對質量控制體系的主要環節和規范要求進行詳細學習講解。審計人員普遍認識到,加強質量控制、規范審計行為,是提高審計工作法治化管理水平,實現依法行政方略的有效途徑。二是結合實際,健全審計執法規章制度。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逐一對以前年度辦事處執行的審計業務規章進行清理,全面修訂、完善了辦內加強審計質量控制的有關辦法。主要包括《審計項目考核辦法》、《移送違法犯罪線索考核辦法》、《審計報告規范意見》、《審計工作底稿模版》、《審計日記模版》、《審計復核工作規則》等。三是加強考核,檢驗執法效果。該辦制定了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考核百分制標準,辦質量考核委員會采取現場抽查打分、各業務處交叉評分等形式,對項目質量控制情況每年組織一到二次綜合性考核,考核結果在全辦通報。同時,在處室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中,審計質量控制、執法成效是考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辦“爭先創優”活動的主要依據。
三、將法制教育與健全執法銜接機制相結合
“四五”普法期間,該辦認真落實《刑法》、《刑事訴訟法》及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充分發揮審計機關和司法、紀檢監察機關在維護財經秩序,打擊經濟犯罪方面的作用,將法制教育與健全執法銜接機制相結合。一是建立有效的聯合辦案機制,形成工作合力。2003年底,該辦與湖北省檢察院、公安廳、監察廳及其他部門共16家單位聯合印發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銜接工作機制規定》(試行),正式建立了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審計人員充分利用這一機制,在案件查處中,主動與紀檢司法部門聯系,協同作戰,兩端延伸共促案件查處。2001至2004年,共向湖北省紀檢監察、司法機關移送各類經濟犯罪案件線索62起,占移送總數的53%。二是圍繞審計執法熱點難點,加強理論研究。去年11月,該辦主持召開審計執法與刑事執法、紀檢監察工作銜接研討會,邀請湖北省暨武漢市紀委、監察廳(局)、人民檢察院、公安廳(局)等9家單位的負責人,圍繞打擊經濟違法犯罪這個主題,交流情況、增進了解,共同研究分析聯合執法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進一步完善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紀檢監察有效銜接的信息溝通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