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中國國情 明確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目標定位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5日 15:26 中國新聞網 | |||||||||
在所有國家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過程中,特別是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一個無法回避的基本矛盾是:社會成員對醫療衛生的需求幾乎是無止境的,而社會所能提供的醫療衛生資源則是有限的。從這一基本矛盾出發,一個必須回答的原則性問題是:有限的醫療衛生資源如何在社會成員之間,以及不同的醫療衛生需求之間進行合理的分配?換句話說,必須首先解決保障誰和保什么的問題。
上述問題的解決方式有三種選擇:一是優先滿足部分社會成員的所有或大部分的醫療衛生需求。二是對所有社會成員按照實際需求提供均等的、有限水平的服務保障。三是優先保障所有人的基本醫療需求,在此基礎上,滿足更多社會成員更多的醫療衛生需求。 第一種選擇的優點在于便于操作,將醫療衛生需求作為私人消費品,購買與服務方式采取市場化的方式即可。這種選擇的最大問題在于其會產生非常嚴重的不公平問題,整個衛生投入的宏觀績效也會很低。中國近年來的改革實踐及其后果已經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所以,這種選擇應當徹底放棄。 第二種選擇的優點是可以確保醫療衛生事業的公平性,以及醫療衛生投入的宏觀績效。其主要的問題在于管理和操作上都非常困難,世界上也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療衛生體制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中國的現實情況也不可能接受這種選擇。 相比之下,優先保障所有人的基本醫療需求,在此基礎上,盡可能滿足更多社會成員更多的醫療衛生需求是較為合理的選擇。盡管這種選擇也有其不足,但畢竟可以在較大程度上實現對全體公民健康權利的保護,大大提高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而且也便于操作。世界多數國家的醫療衛生體制,大體上都屬于這種類型。舍此選擇,別無它路。 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目標定位選擇不僅關系到社會目標的實現,而且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也很大。一個不好的醫療衛生體制在影響社會目標實現的同時,必然制約經濟增長。中國近年來的實踐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與此相反,一個好的醫療衛生體制則會促進經濟增長。如果中國能夠盡快建立一套保證所有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基本醫療服務(廣覆蓋的)的醫療衛生保障體制,一是可以促進社會公平和社會穩定,社會環境的改善必然有利于經濟增長;二是對國民基本健康的有效保護必然會降低疾病負擔,減少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質,強化國家競爭力;三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生活預期,刺激消費并帶動宏觀經濟的增長。 必須合理選擇醫療衛生的干預重點和干預方式 基于醫療衛生資源有限性與公眾醫療衛生需求無限性的矛盾,還有一個原則性問題必須解決:一定要合理地選擇醫療衛生的干預重點和干預方式。這不僅直接關系到醫療衛生投入的宏觀績效,也關系到社會公平問題。選擇的唯一標準是使有限的醫療衛生投入獲得盡可能大的增進國民健康的效果。選擇的基礎則是在不同的醫療衛生干預目標、干預成本和效益(增進國民健康的效果)之間進行比較。 不同的醫療衛生干預環節、對不同類型疾病的治療、對同一類疾病不同人群的治療、以及對同一種疾病不同治療手段的選擇,在成本和效益上都有很大甚至是巨大的差別。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干預重點和干預方式上的選擇尤其重要。首先,應當突出公共衛生服務;第二,在疾病治療方面,應將醫療資源集中于成本低、效益好的基本臨床服務;第三,對于那些按照現有技術可以取得較好治療效果,但成本非常高昂的臨床服務,在現階段不宜廣泛提倡;第四,必須徹底放棄那些成本高、效益極差的臨床醫療服務;第五,應注重選擇更加適宜的醫療技術路線。 目前,中國無論是在城鎮醫療保障制度設計還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設計上,都將“大病統籌”作為醫療保障的重點。這種辦法得到很多人的認同:大病由于治療費用高只能通過醫療保障制度來解決,小病則因治療成本低可以由個人和家庭自行解決。這種思路看似合理,事實上卻根本行不通。如果所有的大病問題都可以通過社會統籌來解決,則意味著公共籌資與個人籌資相結合的醫療保障制度可以解決所有人的所有醫療服務需求,這顯然不符合中國的基本現實。按照這一思路進行制度設計,基本結果只能是以犧牲大部分人基本醫療需求來滿足部分社會成員的大病保障需求,醫療衛生事業的公平性無法實現。另外,醫療衛生的理論和實踐已經證明,很多疾病特別是部分大病的發生是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對很多大病的治療和控制是成本很高而效益卻很低的,將保障目標定位為大病,也不符合效益原則。 將醫療衛生的干預重點集中于公共衛生以及成本低、效益好的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與控制是無可非議的選擇。但有幾個問題需要強調。第一,這種選擇主要是針對政府責任而言。如果部分社會成員有特殊醫療需求,而且其個人和家庭力量抑或其他籌資方式(比如購買商業保險等)可以承擔相關費用,這種需求應予以滿足。第二,常見病、多發病與大病的界限不能簡單以治療費用的高低來區分,而是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第三,對于部分治療成本很高、治療效果很差甚至無法治愈的大病,出于人道主義考慮不可能放棄治療,合理的治療方案是采用低成本的維持性措施來盡可能減輕患者的痛苦,實施臨終關懷。 在醫療衛生干預重點選擇問題上,除了要通過有效的制度設計確保選擇的合理性外,應當對所有社會成員進行理性思維教育。不少疾病的發生、演化屬于自然規律,是人類現階段無法抗拒的。即使不存在資源約束,以高投入且很多情況下以增加患者痛苦方式來對抗自然規律是缺乏理性的。 從中國的情況看,盡管衛生資源與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依然很大,但與計劃經濟時期相比,整個國家的經濟能力以及衛生投入能力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如果能夠很好地選擇醫療衛生的干預重點,充分發揮資源投入的健康效用,全民的健康狀況比計劃經濟時期有更大幅度的改善是不成問題的。 核心問題在于強化政府責任 基于醫療衛生事業的特殊性,無論是基本保障目標選擇還是醫療衛生的干預重點選擇,靠市場都無法自發實現合理選擇,出路只能是強化政府職能。中國計劃經濟時期醫療衛生事業取得巨大成效的決定性因素也在于此。政府的責任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強化政府的籌資和分配功能,二是全面干預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在籌資方面,首先要確保政府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公共衛生事業屬于典型的公共產品,提供公共衛生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責。這一點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除此之外,在一般醫療領域,基于個人疾病風險的不確定性及個人經濟能力的差異,政府也必須承擔籌資與分配責任,這是實現社會互濟和風險分擔的前提,也是實現合理干預目標的基本條件之一。 在一般醫療領域如何發揮政府的籌資和分配職能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從國際經驗看,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接通過政府一般性稅收籌資,為國民提供醫療保障;二是政府組織實施社會醫療保險計劃,對國民提供醫療保障。兩種籌資和保障方式各有利弊。考慮到中國國情,尤其是考慮到中國二三產業尚不發達,工薪勞動者占全社會勞動者的比重較低,保險方式不是理想選擇。相比之下,政府直接投入可能更加便于組織和管理。 在全面干預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方面,一是要干預醫療衛生服務的地域布局,避免醫療衛生資源過分向城市及發達地區集中,以確保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二是要干預醫療衛生服務的層級結構,大力扶持公共衛生及初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發展,避免醫療衛生資源過分向高端集中,這是實現合理干預重點選擇的基本條件之一;三是要干預醫療衛生服務的服務目標,突出公益性,在此基礎上,發揮醫療服務機構及醫務工作者在醫療衛生干預重點選擇方面的積極作用。四是要干預醫療衛生服務的質量和價格,確保公眾能夠得到優質服務。 如何更好地實現政府對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發展的干預是另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首先,如果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以營利性機構為主體,無法保證社會公益目標的實現。其次,目前很多人崇尚的個別西方國家的非營利機構主導模式,受文化傳統、法律和制度基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中國也行不通。合理的選擇可能還是由政府直接舉辦多數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特別是承擔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責任的機構。當然,由政府直接舉辦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也有其難以克服的弱點,但這種組織方式在確保政府意志的實施、確保醫療衛生事業服務不脫離社會公益目標方面的優勢是其他體制所不可比擬的。對于公立機構可能出現的效率低下問題,可以通過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給予改善。迄今為止,多數發達國家的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仍以公立機構為主體。這一事實值得中國認真考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