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全:和諧深圳重在改變經濟增長方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4日 23:23 第一財經日報 | |||||||||
目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導思路是,通過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增長方式轉變,具體來說就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微觀上用市場競爭體制促進企業利用科學管理、先進技術、規模經濟等手段,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形成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從宏觀上達到產業結構優化,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本報記者 章正義 發自上海 《第一財經日報》:您曾在“2004年中國城市論壇北京峰會”上提出“應將政府改革作為‘十一五’的中心環節”,深圳市市長許宗衡上任伊始也明確提出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將成為推動各項改革的關鍵因素,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的契合? 高尚全:是的。我在《對“十一五”規劃的幾點意見》中提出來的,國務院領導做了批示,對此很重視。李鴻忠書記和許宗衡市長都把政府改革放在突出的位置,抓住了改革的要害。 在改革與發展中也出現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對這些問題如何正確認識?是市場不足呢?還是市場失靈呢?不同的判斷用不同的藥方,所以,在2000年3月一次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上,我提出關于政府改革的思路。當時我就提出了政府存在“三位”,即越位、缺位、錯位。 我認為,當時出現的問題主要還是市場不足,改革不到位。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沒有擺正。主要是:一是“越位”,政府管了不少本來應由市場或企業管的事情,本來應該當“裁判員”的,它去當了“運動員”;二是“缺位”,政府本來應當有服務功能,搞好公共服務,但很多時候它更愿意干審批,因為審批有權也有利;三是“錯位”,擴大就業渠道,創造就業機會,理應是政府的職責,但有的政府部門卻分片包干企業,直接管理企業的下崗分流,至于投資主體錯位的現象也不少。出路是什么?出路就是“讓位”。市場和企業能做的事而且政府不容易做好的事,政府應該讓位于市場。所以要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企分開。 當前經濟體制改革的各項任務都與政府轉型密切相關,把政府改革作為改革的中心環節更切合實際。 《第一財經日報》:政府自身目前還存在哪些阻礙改革的因素?您認為未來政府自身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高尚全:我認為,未來的政府改革,要解決好一個矛盾,搞好兩個服務,創新三個理念。 一個矛盾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長與公共產品供應嚴重不足的矛盾。SARS(非典)事件暴露出這一矛盾。在農村,80%的人沒有醫療保險,城市中50%的人沒有醫療保險。公共產品供應不足是全國性的問題。 政府要搞好兩個服務:一、為市場主體提供平等的競爭環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平等競爭的,老百姓的意見在不平等競爭,有人利用價差、資本市場、土地批轉等獲取不當利益,這與和諧社會要求的公平公正相悖。二、政府要為人的生存和全面發展做好服務。堅持以人為本,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特別是對弱勢群體,政府一要通過公平的政策和制度安排,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二要調整支出結構,集中財力解決他們的醫療救助、義務教育和救災等社會保障問題;三要建立利益的均衡機制、利益表達對話機制;四要通過稅收調節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現象;五要擴大公民依法參與社會治理的空間,引導各利益主體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 政府要創新三個理念。一、堅持人民是創造財富的主體的理念。過去是政府創造財富,不能發揮人的積極性,效率低下。二、堅持“非禁即入”的理念。市場經濟條件下,凡事只要法律不禁止的企業和私人都是可以干的,這種“非禁即入”的理念擴大了創新空間。三、堅持依法行政的理念。首先,確立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規)規定的事情的理念,也就是說法律(法規)不規定的事情政府是不能做的,政府的行為不能有隨意性。其次,明確政府的公共職能,解決轉型中的政府“越位”、“缺位”、“錯位”問題;三是完善政府行為的監督機制。 《第一財經日報》:深圳在經過了20多年的高速發展后,正如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所列:土地、空間有限;能源、水源難以為繼;不堪人口重負;環境容量嚴重透支等“四個難以為繼”已嚴重制約了深圳的發展。建設“和諧深圳”、“效益深圳”不是一句空話,這些問題應如何逐一破解? 高尚全: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目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主導思路是,通過經濟體制改革促進增長方式轉變,具體來說就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微觀上用市場競爭體制促進企業利用科學管理、先進技術、規模經濟等手段,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形成企業自主創新的技術進步機制,從宏觀上達到產業結構優化,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目前不利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有: (1)從資源配置來看,生產要素市場還很不完善,資本、土地等要素市場發育滯后,價格形成機制過多地受到行政干預,價格杠桿很難有效地發揮作用;(2)從市場主體看,政府對經濟起著主導作用,并且經常直接干預經濟活動。在當前的干部考核體制下,造成了政府追求政績,政府官員忙于招商引資上項目的現象,并且投資往往集中在短期見效的項目上,主要是市政建設和基礎投資,真正需要政府關注的教育、醫療、農業等領域卻投入不足;(3)目前我國的財稅體制實行的是分稅制,出于對本地財政收入、就業的考慮,地方政府會容忍甚至鼓勵一些高污染的項目。 要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加快推進生產要素市場化進程,改變資源的定價機制,以價格手段為主,輔之以恰當的行政手段和稅收政策,形成“誰節約資源,誰就能從節約的價值中得到回報”的市場機制。 (2)完善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財稅政策和制度。要完善財稅政策,制定行業標準,扶持使用節能產品的開發,如低油耗、低排量汽車、節能建筑,同時使用稅收政策調節浪費資源的行為。政府應積極利用財稅政策,調控資源的供給和需求。 (3)建立科學的核算體系。 (4)建立環境治理中的激勵機制和監督管理體系。 (5)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積極推進政府從全能政府、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政府、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轉變,建立科學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和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 (6)在全社會形成節約意識和風氣。用節約資源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逐步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節約型消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