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 艷
北京報道
8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自8月23日起上調境內商業銀行美元、港幣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其中,一年期美元、港幣存款利率上限均提高0.375個百分點,調整后利率上限
分別為2.000%和1.875%。
同處加息區間,美聯儲自去年6月起已經十次加息,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達到3.5%。而中國人民銀行在短短三個月內對美元的三次連續加息,被視為接近國際市場的利率價格和緩解央行對沖操作壓力的表現。
5月20日,央行宣布即日起調高美元和港幣小額存款利率,分別提高0.25個百分點和0.1875個百分點,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別達到1.125%和1%。
7月22日,在提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當天,央行再次調高美元和港幣的小額存款利率0.5個百分點,調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分別達到1.625%和1.5%。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張斌博士認為,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央行貨幣操作的最大難題就是因外匯占款而投放的基礎貨幣的增加,這讓央行不得不頻頻進行對沖操作,而這種對沖操作是不可持續的。
張斌分析:“雖然現在由于銀行間資金頭寸充裕,央行的票據利率不斷下調,短期內央行票據的政策操作空間還是很大,但從長期看,沖銷的手段是不可持續的。”
截至2005年6月,我國外匯儲備已經達到7109.73億美元,今年以來平均以每月200多億美元的速度遞增,以此計算,央行每月因此而投放的基礎貨幣達到1700多億元。
“從外匯占款的來源說,增長的壓力主要來自國內居民和企業所持有的外匯結匯而非國際游資。”張斌說。
張稱,外匯儲備的增長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居民和企業過去積累的外匯,這部分約占當期外匯儲備的1/3;二是新增貿易順差;三是外國的投機資本和短期流動資本,規模約為200億美元。
“綜合這些,現在最大的壓力是過去企業和居民存量的外匯資產的釋放。”張斌說。
迄今,這種釋放并沒有因為匯率的升高而有所緩解。7月22日,人民幣對美元小幅升值2%后,短期內結匯量繼續攀升。
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末外匯存款1605億美元,比上月減少48億美元,其中,居民外幣儲蓄下降8億美元,同比多下降30億美元,單位外匯活期存款下降35億美元,同比多下降39億美元。
而另一方面,從NDF市場行情來看,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依然持續。中行、光大等多家銀行的交易員認為,升值前后一年期美元對人民幣的NDF價格沒有太大變動,8月23日美元兌人民幣一年期不可交割遠期買入價/賣出價分別為7.85和7.84。
光大銀行國際金融市場處趙林認為,這樣的調整,增加了部分投機者的投機成本,對于外匯占款以國內來源為主而言,是有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