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正在建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9日 09:21 南方日報 | ||||||||||||
本報訊 (記者 林亞茗 實習生 郭楚淳 通訊員 廖珍玉) 昨日,省政協召開了“建設綠色廣東研討會”。在這次會議之前,省政府及一些相關職能部門進行了充分的專題調研和分析。據昨天的會議透露,我省當前的資源供需矛盾和環境負荷壓力增大,環境質量堪憂。為了把各級領導從過度重視GDP引導到重視可持續發展,我省正在建立一套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及新的干部績效考核體系。
昨天的會上,在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和省統計局課題組分別所作的調研報告都指出,我省實際上人均資源擁有量較低。耕地面積人均不足0.6畝,不及全國人均量的一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0;全省人均煤炭保有儲量僅為全國人均量的1%。部分地區面臨土地資源短缺的情況,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而且,我省尚未擺脫粗放型的增長模式,表現在資源利用率低、單位能耗高、單位排放強度大等方面。全省能源綜合消費量和電力消費量的增幅,均高于全省GDP的增長速度。而與江蘇、浙江等沿海省份相比,我省萬元GDP的污染物、廢水排放水平明顯偏高。 省環保局副局長陳光榮也指出,我省的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珠三角地區許多城市酸雨頻率上升,其中廣州、佛山達70%,全省飲用水源水質達標不到7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40%,生活污水處理率更是低至36%。這種狀況離預期目標相距甚遠。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面前,省委、省政府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已經成為我省的緊迫任務。省統計局昨天表示,我省正在建立一套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特別是為了將管理者決策的“指揮棒”從過度重視GDP扭轉到重視可持續發展上,廣東正在建立新的干部績效考核體系,這將是引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如可采用GDP、失業率、物價指數、財政收入等指標來評價經濟發展狀況,萬元GDP耗水、萬元GDP能耗、萬元GDP建設用地等指標來衡量宏觀效益,用空氣質量指數、城市河流水質達標率、綠化覆蓋率等指標考核環境保護情況,用就業率、最低生活保障率、受教育人口比重、萬人醫生數等指標反映社會和諧程度。 專家觀點 政府帶頭建節約型社會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陳勇:我省首先要增強全社會的資源意識、節約意識和憂患意識,提倡綠色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其次,要加強政府宏觀指導,健全相關法制和綠色經濟評價體系,完善各行業的清潔生產工藝標準,把有關綠色經濟的主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如建立個別廢棄物回收利用的法規和條例,允許清潔能源發電上網,控制農業污染和農村環境污染。其三,支持和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開展節約資源和發展綠色經濟技術研發,突破制約綠色廣東的技術瓶頸。如污染物和廢棄物控制、處理和回收再利用技術,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關鍵技術。 同時,政府要帶頭全面開展節能計劃,有效地節約能源,普及節能產品和設備,降低政府行政費用開支,爭當“綠色政府”。 數字 我省的資源消耗特別高,GDP每增加100億元,就要耗用約6萬畝耕地、64萬噸標準煤、12萬個勞動力,而且單位GDP的用水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 運用經濟手段節水治污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高工薛建楓、珠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高工劉晨:目前我省水資源短缺的形勢相當嚴峻,必須加快全社會節水治污、建設健康河流、保護生態平衡的步伐。 正是由于廣東省水資源相對豐裕,因此節水問題未引起政府和社會的足夠重視。目前全省都沒有形成定額用水、節約用水的一系列法規、政策,還沒有實行超額累進的階梯水價,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和污水的大量排放。因此,要趕緊把水資源保護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建立以水權、水市場理論為基礎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和防治污染機制。同時逐步建立政府調控、市場引導、公眾參與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制,推廣節水器具和節水技術。 數字 全省有180萬人飲水困難,1600萬農村人口存在飲用水水質安全問題,20%的農田灌溉水源受到污染。全省人均綜合用水量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9%。 林亞茗 郭楚淳 廖珍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