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專門設立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課題研究基金”,申請項目一旦通過評審確定為中標單位后,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將隨之下達課題立項通知,按規定撥付經費并提供資料
本報記者 楊茜 發自北京
國務院經濟普查辦面向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等單位公開招標普查課題研究的“發包
”工作進入第十天,按照公告,招標工作將持續到9月20日。
據悉,此次“發包”的17個經濟普查研究課題目前還“待字閨中”,有意的研究機構可以在17個課題中進行選擇,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優勢,提出與研究課題所列方向有關的課題申請。新“口子”
在此之前,研究課題都是由政府事先確定的,而接下來的課題研究工作也大都是由統計部門“全權代勞”。
“普查資料上來后,政府就會確定幾個研究課題,然后統計部門就根據課題展開調研。”一位統計人員毫不避諱地說,以前的統計工作就是圍著政府轉,所以普查數據更多也是為政府所用。
但現在,公告中“(研究機構)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優勢,提出與研究課題所列方向有關的課題申請”的內容,無疑是打開了一道“新口子”。但最終“花落誰家”還得看各自的實力。據悉,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屆時將組織專家小組,對課題奪標單位的課題申請方案、研究力量進行評審,最終擇優確定中標單位。舊呼聲
早在幾個月前北京市統計局舉行的經濟普查新聞通氣會上,北京市統計局經濟普查中心主任賈海杰就提出,今后統計局應該從以往那種“全權代勞”的工作模式中走出來,把具體的課題研究工作交給社會上的研究機構,而統計局要做的就是提供數據。
“我們生活在數據的海洋里,卻忍受著信息的饑渴。”此前海淀區統計局舉行的一次經濟普查數據開發利用研討會上,與會專家也表達了類似觀點:應該讓社會各方面都參與到統計資料的開發利用中來,而不是由統計部門“包干”。
據海淀區經普辦主任趙福成介紹,當天的研討會除了有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人口研究學院的老教授周清、統計研究所副所長和平外,還有國家經濟普查中心的有關負責人。“距離”
按照賈海杰的想法,研究課題向社會招標還只是解決了問題的一頭,問題的另外一頭,即如何確定研究課題的問題仍未解決。
在賈海杰看來,確定什么樣的研究課題還應該聽取老百姓的意見,而不是由政府單方面來確定。“例如說北京的交通問題、人口問題……老百姓肯定更為關注。”
目前,北京市經濟普查中心已經向上級部門提交了有關申請報告,即就經濟普查下一步的課題研究工作征求民意,擬以市民投票的形式來確定最終的研究課題,但目前仍未批復。
“一共有47個研究課題。”賈海杰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初步思路,即到時候將這47個研究課題向社會公布,最終以老百姓投票的多少來確定最終的研究課題。
“如果有老百姓關心,但47個課題里沒有體現的,還可以進行補充。”賈海杰說。從服務政府到服務社會
據統計學界的老專家、已從中國人民大學社會人口學院退休的周清教授介紹,普查資料的開發利用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在普查結束后較短的時間內發布一些“短、平、快”的普查公報,主要公布公眾關心的重要數據;第二階段則是發布一些分析文章,相對于第一階段的公報而言顯得“有血有肉”;最后則是在已有的一些數據和分析的基礎上選擇一些課題,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
以往無論普查資料的開發利用還是日常統計數據的公布,更多是以政府為中心。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上對統計數據的需求日漸高漲。
“一些數據老是查不到。”京城某研究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還專門進行過一些數據的測算。在該人士看來,統計數據作為公共資源,統計部門有義務及時全面向社會公布。
“說白了,以往的統計概念就是為政府服務。”一位統計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社會的發展,統計部門除了關注政府所關注的東西外,還應了解社會需求,關注社會熱點。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保證研究課題順利進行,國家還專門設立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課題研究基金”,資助情況主要分為重點研究項目(資助)、一般研究項目(資助)和自籌經費研究項目(無資助,但協助提供資料)三種類型。申請項目一旦通過評審確定為中標單位后,國務院經濟普查辦公室將隨之下達課題立項通知,按規定撥付經費并提供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