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央行上海總部重在執行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7日 09:05 環球時報

  周茂清

  央行要設立第二總部?這個被業界熱議了很久的話題終于在8月10日有了結果。當天,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海宣布,人行上海總部正式掛牌成立。據介紹,上海總部成立后,中國人民銀行的決策職能和執行職能將適度分離,有關貨幣政策的制定等決策職能仍保留在總行,而有關市場運作、市場操作、業務拓展等執行職能將移師上海。

  設上海總部意義何在

  中國人民銀行機構設置上的這一變化,不僅引起海內外金融界人士的高度關注,也在普通民眾中引起很大反響。那么,央行為什么要推出機構改革的這一重大舉措?它有哪些現實意義?

  筆者以為,央行上海總部的成立有助于進一步完善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的政策決策與管理體系,提高其宏觀調控水平。回顧中國人民銀行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迄今為止它已經經歷了數次體制上的重大變革。

  央行在上海設立總部,還有利于發揮貼近金融第一線的優勢,提高中央銀行金融操作和金融服務的效率。截至2004年12月底,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達2.61萬億元,占全國銀行業同期資產的8.3%,各項存款余額達1.99萬億元,各項貸款余額達1.49萬億元,占全國存貸款規模的1/6強。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可算作名副其實的金融第一線。設立上海總部,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金融市場資源,直接、便利地收集和反饋各類市場信息,敏銳、準確地把握市場變化的“脈搏”,及時、有效地進行市場業務操作,從而提高中央銀行金融操作和金融服務的效率。

  當然,它還有利于擴大上海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上海一直致力于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目前,上海已匯集了大約3000家中外資金融機構,建立起包括證券市場、銀行間拆借市場與債券市場、期貨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在內的層次比較齊全的金融市場體系。央行設上海總部,能夠進一步推動金融產品創新和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有助于擴大上海金融市場對國內金融業乃至整個亞太地區金融的整體影響力,從而加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何為美聯儲模式

  無論是為了完善政策決策與管理體系,還是為了提高金融操作與金融服務效率,業內人士傾向于認為,上海總部的設立意味著央行體制向美聯儲模式邁進了一步。

  何為“美聯儲模式”?簡言之,就是獨立的、分置式的央行管理模式。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其全稱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它是一個設在華盛頓的中央獨立機構,由理事會和12家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其核心是聯邦儲備理事會。從1913年成立至今,美聯儲主要擔負著發行貨幣、代理國庫、制定貨幣政策的職能,至于貨幣政策的執行和具體的業務操作,則由設在全美各地的12家大區儲備銀行承擔。而在12家大區儲備銀行中,紐約儲備銀行承擔了全美開放市場的操作職能。由于美國的聯邦資金利率是由市場決定的,所以必須通過開放市場的操作來調節資金市場的供需情況,以實現美聯儲預定的經濟政策和貨幣政策。因此,紐約儲備銀行的地位實際要高于一般大區儲備銀行,在美聯儲體系中僅次于儲備理事會。

  可進一步強化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在業界人士看來,央行此次的機構調整實際上是模仿美聯儲將政策機構和執行機構“一分為二”的分置模式,上海總部的作用或將與紐約儲備銀行相似,而留在北京的機構頗似美聯儲的核心機構———聯儲理事會。這種分離,預示著央行今后將在加強市場監管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貨幣政策的獨立性。

  盡管如此,由于我國央行和美聯儲的功能和職責不盡相同,央行不可能完全照搬美聯儲的發展模式。

  與我國央行相比,美聯儲擁有更多的行使貨幣政策職能的獨立性。作為美聯儲主席,在要不要變動美元利率、要不要干預美元匯率等重要決策上,格林斯潘并不直接聽命于美國總統,更無需美國參眾兩院的批準。他需要做的,就是召集美聯儲相關委員會討論當前美國及全球的經濟形勢,再慎重投票決定是否變動、怎樣變動相關的貨幣政策。

  中國國情與美國畢竟不同,最基本的事實就是中國的利率市場化還處在探索階段,公開市場操作的效果也很有限。因此,央行操作機構分置后,在運作中能否達到像美聯儲那樣得心應手的程度尚有待時間的檢驗。不過,隨著我國金融體制的不斷改革和利率市場化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中國的中央銀行體制和金融體制會不斷得到加強與完善。▲(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愛問(iAsk.com)
  央行 相關網頁約5,571,646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