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看上亞洲軟貨幣 人民幣成亞元比登天還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7日 00:10 中華工商時報 | |||||||||||||||||
劉杉 周小川日前公布了人民幣籃子的貨幣種類,其結果多少讓市場感到驚訝。 盡管此前我在《美元就是籃子里的大白菜》一文中也提到韓元會進入人民幣貨幣籃子,但沒有料到周小川會將韓元放到那么重的位置。
按照周小川的解釋,人民幣籃子貨幣和權重的選擇標準主要有四個,包括著重考慮商品和服務貿易的權重作為籃子貨幣選取及權重確定的基礎;適當考慮外債來源的幣種結構;適當考慮外商直接投資的因素;適當考慮經常項目中一些無償轉移類項目的收支。 以此為標準,人民幣籃子中的貨幣主要是美元、歐元、日元、韓元、俄羅斯盧布、新加坡元、澳大利亞元、加拿大元、馬來西亞林吉特、英鎊和泰銖等11種貨幣。有評論認為,人民幣貨幣籃子選擇與其他國家有很大不同。同樣使用貨幣籃子的國家一般都選擇“硬通貨幣,而中國則大量加入了亞洲地區的“軟貨幣”。 籃子內容不同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人民幣籃子的幣種和權重選擇,主要是考慮了國際貿易利益。因為中國目前還是出口導向型的經濟增長模式,貿易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不可動搖。與貿易相比較,資本流動和資產儲備結構就相對較為簡單,其主要是美元、歐元和日元。因而,為了保持對外貿易的穩定,人民幣籃子貨幣的選擇自然是優先考慮主要貿易伙伴的貨幣。 當然,外界感興趣的是,人民幣籃子為何加入了那么多的亞洲貨幣。在周小川公布的11種貨幣中,亞洲貨幣占了5中,除了日元是“硬通貨外,韓元、新加坡元、馬來西亞林吉特和泰銖都是“軟貨幣。 在我看來,周小川之所以看上泰銖等“軟貨幣”,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為了保持人民幣匯率與亞洲貨幣對美元匯率的同向運動,以保持中國的出口競爭力;二是著眼于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長遠合作,減少區內貿易貨幣的匯率波動。 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模式比較相近,無論是早先快速增長的“四小龍韓國、香港、臺灣和新加坡,還是稍后崛起的“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其經濟增長基本都是依靠出口帶動。由于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因而,兩個“四小在出口結構上與中國大陸有重疊之處,在某些產業領域自然也存在著競爭。從這點看,無論是人民幣匯率發生變動,還是其他亞洲貨幣發生變動,都會影響到亞洲區域內的出口競爭力排名。為了保持中國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人民幣匯率必然要和亞洲其他貨幣保持同向運動,也就是說,一旦韓元對美元貶值,那么因為韓元在人民幣籃子中所占權重較大,人民幣對美元也會隨之貶值。 匯率同向運動的好處就是維持出口產品競爭力的穩定。 事實上,亞洲國家和地區對于人民幣也是采取了同樣的對策。也許大家還記得,就在7月21日晚人民幣宣布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后,馬來西亞林吉特也在一個小時后宣布實行“管理浮動。馬來西亞的目的就是保持林吉特對美元匯率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同向變動,從而保持出口競爭力優勢不變。 而中國看重亞洲貨幣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著眼于未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長遠利益。按照朱镕基總理于2002年11月在柬埔寨簽署的《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到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將建成,屆時在亞洲形成一個擁有17億消費者、近2萬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1.2萬億美元貿易總額的經濟區。 而一旦該自由貿易區建成后,人民幣很可能和美元同時成為區域內的貿易結算貨幣,因而,保持人民幣與美元以及和亞洲貨幣匯率的穩定,符合區域內各國的經濟利益。 至于人民幣為亞元做準備的可能,我認為幾乎不具有可行性。因為貨幣一體化的形成不僅是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更是文化和政治利益認同的結果。而做到這一點,在亞洲恐怕比登天還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