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籠罩四大所 中國因素激發跨國企業鋌而走險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6日 18:47 《時代信報》 | ||||||||||||
沒有想到,名滿天下的四大國際會計事務所的信任危機來得如此集中。更沒有想到,這種尷尬來得如此迅速:三年前,畢馬威、德勤等還在意氣風發地收購安達信海外業務,三年后,他們對自己的前途有了“兔死狐悲”的凄涼感。 7月28日,財政部公布了第十一號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告,全球第一大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赫然列于處罰名單中。雖然,普華永道被責令限期進行整改的處罰,相對于撤銷、停業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監管機構對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第一次進行公開處罰。 比普華永道日子難過的是科龍電器前任審計師德勤,因為科龍電器問題的爆發而陷入質疑的漩渦。日前,中國證監會對科龍的調查結果表明,2002年以來顧雛軍等人在科龍電器采取虛增收入、少計費用等多種手段虛增利潤,導致該公司所披露的財務報告與事實嚴重不符。德勤自然難逃其咎。 比德勤日子更難過的是畢馬威,2003年因涉嫌在錦州港虛假陳述案中負有連帶責任,而被中國投資者起訴。現又因涉嫌妨礙司法公正和非法銷售避稅產品,美國司法部開始對其調查。 這使整個會計界風聲鶴唳,因為美國司法部一旦起訴畢馬威,它將極有可能步安達信的后塵,成為又一家轟然倒地的全球性會計師事務所。 這些頂尖會計事務所怎么會置百年來鍛造的“金字招牌”于不顧,為了某個公司的區區審計費以身試法? 這種情況似曾相識。從今年3月份來,肯德基、寶潔、高露潔、亨氏、雀巢等眾多跨國公司在中國的消費類產品紛紛遭到質疑,如今,這種信任危機又大面積轉移到了服務領域。 雖然這種信任危機在國際上都存在,但分析這些跨國公司的行為,會發現它們在中國更有恃無恐,變本加厲。 針對這些問題,根據《經濟觀察報》的報道,有如此表述:“財政部查出這些問題,也覺得很為難,因為中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與監管機構有著千絲萬縷的裙帶關系,無論是四大所,還是眾多國內所,很多都是由財政部和地方財政局官員掛名的。” 正是這種中國獨有的因素,激發了這些企業追逐利潤的本性。更何況,在我國,會計師做假賬現象非常普遍,但違規成本極低,所面臨的民事賠償責任幾乎為零。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計師事務所還有堅持自己職業操守的必要嗎? “淮北為橘,淮南為枳”。中國目前不健全的制度土壤縱容了“四大所”的驕橫和放肆,即便在國際上聲譽卓著,到了中國也有可能走向墮落。 跨國公司開始為自己的墮落付出代價。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去年變更審計師的上市公司累計104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共有27家上市公司炒掉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改聘“四大所”的只有6家。 但依然不可忽視,盡管它們“流失”了一些國內的上市公司,然而所有在海外上市的壟斷型國有航母無一不被其盡收囊中。 因此,制度規范對于大型跨國公司來說,既是迫切,也是更為有效的杠桿。 此次財政部對普華永道等會計師事務所的處罰,正是看到了在我國注冊會計行業占有強勢地位的“四大所”背后潛在的誠信風險,也許,我國管理部門從此將對會計行業加大監管力度,為違規和違背職業操守設定具有威懾力的制度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