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導”持續失靈價格一再走低
本報記者 楊茜 發自北京
7月份,全國工業企業增加值增幅出現走低的趨勢。如果除去2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出現的漲幅下跌外,這一次下跌可以說是今年以來的“第一次”。此前的半年里,工業企業
完成增加值可以說是一路攀升、節節上揚,與此同時,工業品出廠價格卻一直在低價位水平徘徊,這對矛盾困擾至今。
矛盾
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月度統計報告顯示,全國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7月份共完成增加值5811億元,同比增長16.1%。較之上個月,漲幅下跌了0.7個百分點。
如果回顧今年以來的國有及規模以上非國有工業完成增加值增幅不難發現,除了1、2月份因春節等因素使得漲幅下跌外,3月份以后工業增加值漲幅一直節節攀升:分別為15.1%、16.0%、16.6%、16.8%。
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在價格一再走低的情況下,生產卻接連攀升,這本身就是不合常理的地方。如果這時候僅從生產的角度來衡量工業形勢,就會得出工業形勢一片大好的“假象”。
事實上,由于價格上漲長期無法傳導到下游企業,相當部分工業企業已經不得不面臨效益下滑的局面。“企業利潤增長率顯著下降,同比下降超過20個百分點,下游制造業大面積虧損。”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副秘書長王建在報告中披露了這一嚴峻局面。
嚴峻的形勢還遠不止此。上半年企業產成品資金占用量已超過1萬億元,增長19.4%,增長率超過同期產品銷售增長率3個百分點。
轉折
一方面賣不起價錢,一方面卻不斷在擴大生產,這種矛盾狀態顯然不可能長期持續。
在袁鋼明看來,7月份的工業增加值增幅出現回落,可能就是上述矛盾局面得以扭轉的信號。
袁鋼明分析說,此前的生產增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國家財政的支持下(主要體現在國有企業),企業進行生產擴張;二是在銀行利率仍然很低的狀況下,資金要尋找出路。“等到虧損的時候,形勢就會改變了。”
多數專家認為,受滯后效應的影響,企業效益下滑的局面會在幾個月后更加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發生的“油荒”也不可避免地對工業企業的效益造成一定的影響。但袁鋼明同時表示,從當前狀況來看,由于央行已經放松了貨幣供應量,因此企業對“油荒”承受能力將有所加強。
影響
從各個行業來看,7月份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6%,化工、通用設備制造、非金屬礦物制品和有色等重工行業分別增長18.7%~21.3%,紡織、農副食品加工、醫藥和紡織服裝鞋帽制造等輕工行業分別增長18%~28.5%。
其中的紡織、服裝等輕工行業早已供過于求。王建認為,接下來工業消費品和工業生產資料也將面臨全面過剩。如此一來,工業增幅下滑對整個經濟形勢的影響不容小覷。
以北京市為例。雖然今年上半年該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79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2%,但增幅同比下降了10.5個百分點。不僅如此,從北京市一季度的工業增長情況來看,工業增幅下滑對北京市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的影響占了70%到80%。
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于秀琴此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10.4%的經濟增長回落較大)主要是全國投資形勢受到遏制以后,北京的工業產品投資生產下滑;此外,全國的汽車消費趨于飽和,消費趨于理性,北京的汽車在高速增長過后進入一個平穩發展階段,這是導致北京經濟增長速度與全國相比回落較大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