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8月11日電 (記者 姚玉潔) 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在今年兩會上的承諾終于兌現。國務院日前發布通知,調整中央與地方出口退稅分擔比例,超出基數的部分中央與地方按照92.5∶7.5的比例共同負擔。新機制于2005年1月1日起執行。
在“出口大戶”眾多的地區,這項調整讓地方財政部門的“財神爺”們大大松了口氣,許多飽受退稅拖欠之苦的外貿企業則贊之為“一場及時雨”。
“一場及時雨”
我國從2004年起對原有出口退稅機制進行改革,主要是建立中央與地方共同承擔的新機制,以2003年出口退稅實退指標為基數,對超基數部分的應退稅額,由中央與地方按照75:25的比例共同負擔。這項改革清理了歷年累計拖欠的出口退稅款,但同時給地方財政造成巨大負擔,個別地方還出現了限制外購產品出口、限制引進出口型外資項目等現象。
“這次的調整是個好事情!”無錫市國稅局副局長朱曉華說。最顯而易見的“利好”是地方財政壓力的減輕。今年上半年,無錫市出口退稅達38.3億元,已超出核準基數9.34億元,地方財政承擔了2.35億元。“如果按照原來的分擔比例和出口增速測算,無錫財政今年承擔的出口退稅額將高達16億元!敝鞎匀A說,“而按照分擔比例調整后的7.5%測算,這個數字將減為4.5億元,地方財政完全可以承受!
此番機制調整還改進了出口退稅退庫方式。出口退稅將由中央財政每月統一退庫,地方政府應當承擔的部分于年終統一結算上解。朱曉華說:“這就解了各地財政的燃眉之急。”按照原來地方配套25%、中央按季返還的退稅方式,只有地方財政的資金到位,企業才能最終拿到出口退稅。這使得一些財政吃緊的地區出現了以下現象:由企業墊付本應由地方財政承擔的25%的資金,以求得到中央75%的退稅。實際上,這意味著企業基本上不可能再拿到那25%的退稅。
通知還規范了地方出口退稅分擔辦法,要求各省(區、市)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省以下出口退稅分擔辦法,但不得將出口退稅負擔分解到鄉鎮和企業;不得采取限制外購產品出口等干預外貿正常發展的措施。所屬市縣出口退稅負擔不均衡等問題,由省級財政統籌解決。這一系列調整都呼應了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呼聲,因此理所當然受到企業的歡迎,一些企業在商務部的網站上歡呼:“這真是一場及時雨!”
“過街老鼠”的痛苦回憶
華源江蘇是一家在無錫惠山經濟開發區注冊的企業,2004年上繳所得稅400多萬元,地方財政卻需要負擔退稅2450萬元,超過惠山區當年財力增量的1.6倍。不僅如此,華源江蘇的出口基數大部分在上海,深感無力承擔的惠山區政府只好借拆遷之機注銷企業工商登記,使企業因找不到新的注冊地,當了5個月的“袋袋戶口”。
這只是原來出口退稅機制下外貿企業困境的一個典型代表。在出口退稅逐級分擔統籌機制下,各市縣要承擔超基數部分的25%,各級財政普遍面臨巨大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原先作為招商引資對象、給地方“長面子”的外貿出口企業,一夜之間成了過街老鼠。
對于純出口的外貿企業,不征稅卻要大量退稅,地方政府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不少地方在招商引資時明確拒絕其入駐。對于原有的外貿企業,一些地方政府采用消極提供服務、拖欠退稅等手段,希望“逼走”企業。在一些矛盾尖銳的地區,甚至出現了國稅部門將出口退還書送至人民銀行后被財政部門拿走,使資金無法退付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政府誠信。
一個例子可以說明當下出口退稅機制下地方政府與外貿企業的緊張關系。蘇南的一家外貿出口大戶,明確對保安下令:誰讓上門勸說企業搬遷的政府工作人員進門,就讓誰掃地出門。這些劍拔弩張的背后,是地方財政因出口退稅越勒越緊的褲腰帶,部分地方甚至出現了增值稅“收不抵退”的現象。
蘇州市財政部門曾給記者算過一筆賬,今年一季度,蘇州外貿出口同比增長51.1%,實際退稅38億元,按此測算,蘇州今年出口退稅額將達到200億元,地方財政負擔30億元,是去年的2.6倍。其下轄的昆山市,今年上半年累計出口退稅19.53億元,已大大超過其核準基數14.55億元,預計全年出口退稅將達到40億元,影響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億元,影響財力5億元。
新機制仍留“后顧之憂”
“由于地方政府之間收稅和退稅的不平衡,最后的壓力都落在我們企業身上,曾幾何時,國家一向鼓勵的以國外市場造就國內就業機會的出口企業,一下子成了當地政府的包袱了,恨不得一下子踢到月球上去!边@家外貿企業的滿腹牢騷,典型地反映了現行機制下異地退稅的問題。外貿企業異地收購產品,稅收收入歸企業所在地政府,出口退稅卻要由企業出口地政府承擔。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使外貿出口地政府感到不公,許多地方明令外貿企業只能收購本地產品,或者對收購異地產品的企業拖欠出口退稅,這引發了地區間出口產品流通壁壘,導致地方保護主義和市場分割。且隨著負擔級次增多,市場分割程度加深,不利于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產業鏈鞏固。更嚴重的問題在于,這實際上阻礙了東部出口企業到西部采購,影響了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而這一問題在此次調整中并未得到解決。
江蘇省外經貿廳財務處處長陸劍峰將現行的出口退稅與出口數額掛鉤的做法稱為“鞭打快!保J為不利于調動地方發展外向型經濟的積極性。他說:“新機制有了很大進步,但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中央財政讓地方承擔出口退稅數額的多少應該取決于地方的增收而不是出口!睋私猓壳敖K省外經貿廳正與省財政廳協商,將出口數額與出口退稅脫鉤,并且不再像過去一樣同比例分攤到各市縣,而是由省財政統籌。
此外,地方對于退稅基數合理增長的要求,也沒有得到呼應。基數固定而出口快速增長的現實讓各地仍然心有余悸。以無錫市為例,今年上半年出口增幅高達53%,這有可能使暫時緩解的地方財政壓力在若干年后重新凸顯!暗珕栴}總是要一個一個解決!币晃还賳T說,“等到新的矛盾出現的時候,新的解決辦法也會出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