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民企市場準入的玻璃門現象:成分歧視仍存在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9日 11:02 新華網

  《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非公經濟36條”)的頒布,標志著我國非公有制經濟迎來發展的春天。

  但記者近日在浙江、廣東等省采訪時發現,盡管“非公經濟36條”在國家政策層面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但由于一些地方或部門的規章滯后以及在

  位利益主體的影響,在市場準入方面仍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障礙。形象地說,民企發展道路上矗立著一扇扇“玻璃門”。

  迂回手段不再需要

  黨的十五大特別是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一系列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憲法修正案明確規定合法的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在日益改善,但是在具體實踐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仍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

  在這個背景下,一些非公有制企業往往采取“碰到紅燈繞開走”的迂回手段。這種行為增加了企業的運作成本,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浙江吉利集團是我國少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轎車生產廠家之一,這家企業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避開壁壘的過程。據吉利集團副總裁顧偉明介紹,他們曾先后進入、退出多個行業,冰箱、摩托車、汽車等行業的管制性政策使得吉利不斷地進行產業轉型,而現在為避開政策壁壘而采取的迂回手段不再需要了。

  “非公經濟36條”是國務院落實中央關于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系列大政方針的綱領性文件,目的是進一步消除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重點解決市場準入和財稅金融支持兩大難題。這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下發的第一個文件。浙江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說,這表明了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堅定態度,這個文件具有里程碑意義。

  “成分”歧視仍然存在

  然而,民營企業家對政策的落實仍持謹慎的樂觀態度。“落實‘非公經濟36條’現在只是深冬初春,離春暖花開的季節還有一段日子。”汪力成說,“一些部門仍會因所有制差異對民營經濟進行嚴上加嚴的審查,背后的主要因素是怕擔責任,擔心出了問題被查。因此無論在市場準入方面,還是在財政金融支持方面,實際操作仍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廣東、浙江民營企業家普遍反映,各地黨政高層領導已對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有科學、客觀的認識,持有積極的態度,并給予熱情服務,而基層一些執法部門對民營企業還存有某些懷疑甚至蔑視的觀念。一些單位在辦理個體私營企業事務時遠不如辦理國有企業事務那樣“理直氣壯”。珠三角地區某市一信息學會反映,這個市一家單位近期推出一個IT項目,要求合作對象必須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免談。

  “非公經濟36條”的核心思想是消除歧視,大家一視同仁,民營企業將和其他所有制企業一樣享有同等的國民待遇。明顯的政策性屏障沒有了,但事實上一些地方、一些部門仍會找出種種理由,在行業準入上為民營企業設限。“進入壟斷行業的民營企業鳳毛麟角,而且企業靠的不僅僅是實力,更重要的是背景和關系。”汪力成說。

  要從根本上消除“成分”歧視,一方面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從每一個具體政策的落實,每一個經濟行為的發生上給予非公有制企業以平等的國民待遇,另一方面非公有制企業自身也要不斷壯大實力,提升自己進入壟斷行業的能力。汪力成說:“‘非公經濟36條’頒布后,民營經濟的環境會更加寬松。民營企業要擺正心態,不要老想著靠優惠政策,要提升自己的本領,依靠實力尋找產業投資空間。”目前廣東、浙江一些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正積極走聯合之路,以“抱團”的方式與在位利益集團展開競爭。

  無形壁壘還有不少

  記者在廣東、浙江等省調查發現,在“非公經濟36條”中有明確規定的,比如石油、金融、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等領域,在當地早已允許非公有制企業進入了。在廣東,冶金、汽車、電力等行業,已出現投資規模幾十億元的民營企業。但是,非公有制企業要想進入那些“非禁即入”的領域仍非易事。

  在浙江、廣東兩地,市場開放仍存在“真開放”和“假開放”的問題。市場“假開放”的主要特征是:“明松暗緊”,有些行業雖然沒有規定限制民資進入,但非政策的無形壁壘森嚴。有的地方、部門“笑臉迎客,關門打狗”。說起來沒有哪個地方、部門不歡迎投資的,但一涉及具體項目,哪些鼓勵、哪些限制就說不清楚了,這使投資者難以掌握市場準入門檻的高低和行業政策風險的大小。

  在廣東省一些基礎產業領域,國有資本依然處于絕對控制地位,政企不分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仍存在排斥和限制競爭等不符合市場經濟原則的行為。在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社會事業等領域,由于政府特許經營制度尚處于試點階段,法制建設滯后,與放寬準入相適應的監管體系還沒有建立,收費價格、準入資質、操作辦法等缺乏統一明確的可操作性規定,導致許多壟斷行業“名義開放、實際不開放”的現象仍比較突出。與其他所有制企業相比,民營企業存在門檻過高、前置性審批復雜等問題。

  全國工商聯調查顯示,許多非公有制企業負責人認為我國現有法律法規體系和市場監管體系還不夠健全,存在行業壟斷、行業保護和地方保護主義,非公有制企業與其他所有制企業不能公平競爭,企業在經營中的融資難和辦事難等因素限制了非公有制企業的市場準入。

  亟須配套實施細則

  “聽起來很感動,學起來很激動,關鍵還是看行動。”廣東、浙江等地的民企人士和一些學者期盼國家首先從立法層面清理不適應“非公經濟36條”的各種法律、法規,各地、各部門也要盡快拿出實施細則。溫州日豐打火機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發靜表示,現在最關心的就是“非公經濟36條”配套措施的出臺。

  山東大學教授盛洪說:“目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產業政策、銀行信貸和資本市場等方面要做出相應的調整,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非公經濟36條’在短時間內作用可能不是很明顯。”盛洪表示,應盡快制定反壟斷法,“非公經濟36條”涉及到的與法律相抵觸的問題,應提出法律修正案;來自地方或部門的有違中央法規的文件更應盡快清理。

  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執行國家法律、法規不力,導致非公有制企業與國有、外資企業之間存在不平等競爭,這是制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一些非公有制企業主建議設立專門機構對地方政府的執行情況進行持續有效監督,為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消除行業的隱形準入門檻,避免貫徹執行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和政策走樣,并杜絕由此產生的腐敗隱患。(媒體來源:半月談 記者 劉偉 熊言豪)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