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勞保鞋企業決心將歐盟反傾銷案打到底
據新華社溫州8月7日電 (記者 張建平 張和平) 歐盟委員會6月30日宣布即日起對我國兩個稅號勞保鞋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為維護自身權益,這次反傾銷調查所涉及的我國23家勞保鞋企業積極應訴。7月16日至28日,由我國行業協會牽頭、最大勞保鞋生產企業賽納等企業參加的10人“無損害抗辯團”赴歐盟向當地行業協會、華人商會、律師團體進行了首
次“游說”。據悉,第二批“抗辯團”將于近期啟程。
溫州每年的鞋類生產量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被譽為“中國鞋都”。賽納集團是我國最大的勞保鞋生產企業,據賽納集團董事長陳則女每介紹,到7月18日,這次歐盟反傾銷調查所涉及的我國23家勞保鞋企業已在規定時間內全部向歐盟負責機構提交了抽樣問卷和市場經濟地位申請表。
7月28日,歐盟負責機構通知我國企業,12家企業的表格不合格,并決定在其余11家合格企業中選擇四家(浙江賽納公司、山東金米蘭公司、江蘇柳新公司、東莞臺粵公司)率先進行詳細調查。這四家公司對歐盟勞保鞋的出口額占到全國的80%。
“在反傾銷調查上,賽納公司吃過虧。這次,賽納鐵了心要把歐盟反傾銷案打到底。”陳則女每說。
“從打火機到眼鏡框、從彩電到復合木地板、從紡織品到勞保鞋……經過一次次反傾銷調查風雨,中國企業越來越了解和熟悉國際通行規則,日益走向成熟和理性。”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理事長陳錫強如是說。
●業界觀點
中國鞋需提高附加值
長期從事溫州經濟發展研究的溫州大學馬津龍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一方面,從全球產業分工看,我國制鞋等一些產業在勞動力、原材料等資源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這種比較優勢在較長時間內難以改變;另一方面,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商品出口頻頻受限。我國已連續9年成為世界上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是全球反傾銷調查的最大受害國。針對市場的這些新變化,制鞋等產業迫切需要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這一觀點正在成為共識。 據新華社
|